济源网济源网

稻花香里说丰年——五龙口镇第三届稻米节综述

2018-10-1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学慧

   
五龙口镇第三届稻米节俯瞰图
   
幸运抽奖环节,观众喜获一等奖小郎酒
   
红蘑菇乐队田间演唱,嗨爆现场
   
来自山猫骑行和美利达骑行的百余名骑手在西正村富硒水稻产业园沿线竞技骑行,感受田园牧歌和浓浓秋意
   
济源市旗袍协会的20 余名女子娉婷袅袅,漫步田间
   
幸运抽奖环节人气爆棚
   
小灶火美食团烹饪的笨猪肉咸米饭受到游客追捧
   
游客在春秋茗品茶业提供的茶台前品茗观景
   
宇华实验学校舞蹈《剪纸姑娘》为观众“剪下”一串童年回忆
   
济源东武太极研修院表演的陈式太极拳,意境悠远,引来阵阵掌声
   
爱拉屋蛋糕房制作的甜点
   
一组家庭正在奋力奔跑,“抢收粮食”
   
济源跑友会成员及马拉松爱好者奔跑在如诗如画的田间赛道上
   
国风艺术学校的小学生在进行田园绘画比赛
   
宇华实验学校音乐老师现场倾情献唱
   
10米插秧选手忙,现场农耕运动会欢乐多
   
“螃蟹快跑”趣味多,参与人员很投入
   
自行车慢骑为选手带来“骑”乐无穷新体验

济源网讯(文/王鸿斐 图/李浩 程子明 赵新迪 刘培琳)稻谷丰熟,稻香四溢。在紧邻207国道的五龙口镇西正村,微风拂过一望无际的稻田,层层稻穗涌起阵阵金色的波浪。10月13日,五龙口镇西正村富硒稻米产业园里彩旗招展,鼓乐阵阵,欢歌笑语不断,好生热闹。原来,由五龙口镇人民政府主办,西正富硒水稻产业园、济源报业传媒有限公司、济源市农业科学院承办的第三届稻米节正开启“狂欢模式”。

活动精彩更暖心

“现场活动太丰富了!太精彩了!啥都想参加,恨不得多长几条腿。”从沁阳自驾过来的李秋娥开心地说。李秋娥通过济源的朋友得知这里有稻米节,一大早就赶了过来。她和伙伴们一起参加了迷你马拉松。“奔跑在弥漫着稻香的稻田间,惬意无比。”李秋娥说。

除了迷你马拉松,还有越野骑行大赛。100余名装备齐全的骑行爱好者,早上8点从世纪广场出发,一路骑行到稻米产业园,在园区道路上牵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骑行队伍中,年龄最小的才8岁。“活动很好,非常有意义。队伍中不仅有济源的骑行爱好者,还有来自焦作、洛阳的骑行爱好者。”领队高同金说。来自洛阳偃师的张幸合穿着骑行服,带着头盔,精气神十足。他说:“济源的环境好,骑行线路多,路况特别好,骑行的氛围也很棒。我每年都要来济源骑行五六次。这次活动组织得非常好,我竖大拇指点赞!”

说话间,稻田里飘过的花纸伞吸引了大家的目光。20名身着旗袍的女子悠悠行走在稻田间。一场富有江南风韵的旗袍秀让摄影爱好者纷纷按动快门,更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太惊艳了,旗袍配着稻浪,风景绝美!在欣赏风景的同时,还可以吃到蛋糕、寿司等风味独特的冷餐,真希望这样的活动天天有。”游客王齐花说。

“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微微笑小时候的梦我知道/不要哭让萤火虫带着你逃跑/乡间的歌谣永远的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稻田里,清新的旋律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来自孟州的红蘑菇乐队用一首《稻香》释放着青春的小情绪。“太感动了,有回到家的感觉。大巴车刚接近产业园,我们就闻到了浅浅的稻香。我家是鹤壁的,我们那里没有稻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面积这么大的稻田。”黄河科技学院应用学院大三学生何逸龙说。

产业惠农更富民

蓝天、白云、红太阳,稻穗、稻田、稻草人……30米长卷上,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用彩笔描绘了丰收的年景。这喜庆丰收的图画,映衬着西正村500余户2600余人的笑脸。西正村有种植水稻的传统,早在20世纪80年代,该村家家户户种水稻,产出的大米香又甜。76岁的村民和全海家中还保留有加工水稻的设备。“由于多种原因,村里有20多年没有种植水稻了。现在真好,土地流转了,村里建起了稻米产业园,群众每年每亩地有1000余元的收入,年轻人还可以到园区务工。大家手里有了钱,过上了小康的日子。”和全海说。

记者了解到,西正村富硒稻米产业园有1000余亩优质富硒水稻,年产大米100万斤。活动现场,游客通过中国银行设定的相关程序,支付1元就可以买到2斤富硒大米。在领鲜米处,两名村民忙得不亦乐乎。游客郝女士换购了一袋大米。她一边向记者展示一边说:“你瞧,这大米是真空包装的,隔着包装就能看出大米质量非常好。回去后我赶快蒸一锅让家人尝尝。”

“我们产业园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着力打造高端农产品。今年,我们重点发展稻蟹混养,就是在稻田里养蟹,稻肥蟹,蟹肥田,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和立体循环农业,成效显著。现在,不仅西正村富硒大米名扬全国,西正稻蟹也卖得非常好。”西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贾通车说。

产业园大院里,“螃蟹”赛跑、插秧、抢收水稻、自行车慢骑赛等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产业园区门口,有的游客在选购肥美的西正稻蟹,有的游客带着孩子向工作人员咨询夜间摸螃蟹事宜;园区路上,俨然已成小集市,孩子们在买棉花糖、烤鹌鹑蛋等……“这几年每到这个时候,村里就热闹起来了。还有文艺节目看,真好。”西正村90岁的卢凤莲笑着说。

中午,几锅热气腾腾的笨猪肉咸米饭、排骨汤让游客大饱口福。品尝到西正村富硒大米纯正的味道,许多游客表示一定要买些西正村富硒大米带回去。

“西正村富硒大米已经成了五龙口镇的一个品牌,成了济源市的一张名片。下一步,五龙口镇将继续推广‘公司+农户’模式,做强做大稻米产业,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产业惠农、产业富民。”五龙口镇党委委员常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喜看稻菽千重浪,稻花香里说丰年。景色醉人,稻黄蟹肥。联合收稻机整装待发,准备在希望的田野里开镰收割,收获喜悦,收获幸福……


视频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