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解难题、优服务、促改革 监督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关注济源网微信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点,主动监督、靠前监督,靶向纠治损害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推动优化涉企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以实际行动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服务中心大局
擦亮主动监督“探照灯”
“从融资对接到政策辅导、产业服务,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和帮助。”近日,郑州市城发·金岱智慧产业园内一家科技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省纪委监委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政治监督工作指引,聚焦惠企政策落实、政企务实沟通、解决企业诉求等,主动监督、靠前监督,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我省出台《关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部署“全面落实惠企政策、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等十项具体措施,着力构建“有事不撒手、无事不插手、好事不伸手、难事不放手”政商新生态。
为进一步打通惠企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南阳市纪委监委紧盯新兴产业减税降费等政策落实情况,实地走访倾听企业困难诉求、意见建议。泌阳县纪委监委监督推动“线上推送+入企宣讲”双轨并行,确保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申报条件及配套优惠政策“应知尽知”。
推动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才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鹤壁市纪委监委选派513名纪检监察干部组成企业“护航监督员”队伍,督促各职能部门细化工作措施,实时跟踪反馈问题解决情况,推动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
坚持靶向施治
清除制约发展“绊脚石”
今年以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紧盯涉企执法、政务服务、政策落实等领域突出问题,持续开展监督治理,严查背后的责任、作风和腐败问题,推动以案促改促治,以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引领形成良好发展环境。
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环。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执法检查不规范、执法检查扰企等问题,强化明察暗访、联合督查,坚决查处对待企业口大气粗等作风问题。博爱县纪委监委对执法不规范、侵害企业利益等问题线索优先受理、快查快办,组织处理2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
招投标市场是营商环境的“关键棋”。河南省纪委监委联合省公安厅开展严厉打击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腐败和违法犯罪行动,细化10项重点任务,聚焦责任落实、日常监管、机制运行等关键环节和相关重要岗位,靶向发力、精准监督,助力构建公平公正、规范高效、阳光透明的招投标市场环境。
查办案件不是目的,推动健全管理长效机制才是根本。针对企业办事中“多头审批”“重复核验”等问题,洛阳市涧西区纪委监委下发工作提示函,督促政务服务部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以务实举措让企业“快准入、早经营”。
推动优化服务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监督不止于查处,更在于推动改革。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能定位,推动职能部门推进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全面优化涉企服务,全心护航、全面护航、全程护航、全方护航、全力护航,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助力企业办事更省心,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重点,督促职能部门不断深化“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跨省通办”改革。濮阳市纪委监委精准锚定“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靶心,监督职能部门发布1454项办事“攻略”,推动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窗办理、一表运转、一事联办”,驱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跃升。
开封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司法局搭建“依法行政·码上监督”平台,各级行政执法单位入企行政执法检查,除特殊情形外,必须扫描企业“汴企通”二维码登记。“通过大数据流转,实现司法行政部门、执法单位监督机构、纪委监委对行政执法内容、流程、方式、结果的全方位监督。”开封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记者 金京艺 通讯员 刘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