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跟甘肃老家的一位亲友视频聊天,听说小时候的玩伴海子在瓜州给别人装棉花车时出事了。当时,他踩着车厢边缘,一手拽着篷布一角,另一手攥紧捆车的粗麻绳,腰杆往下沉,憋足了劲儿往后拽——想把篷布勒得更紧实些。突然“啪”的一声,麻绳被他拽断了,他重心不稳,往后踉跄着倒下了。原本被绳子固定住的棉包瞬间失了支撑,最顶上的几捆先滑了下来,接着整垛棉花包都倒了下来,将他严严实实地埋在了底下。旁边的人慌了神,赶紧扒开棉包,可等找到他时,人已没了生命迹象。
海子的离世,把痛苦留给了家人,特别是他那三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儿女,他们永远失去了父亲的陪伴。这也让我猛然想起小时候和他在一起时发生的一件事。
那时,我刚上初中。一个飘着零星细雨的秋日,我和几个伙伴到山里放马。马在山坡上吃草。大西北的秋天已带着寒意,我们每人披条麻袋,坐在半山腰的一块地埂上。为了更暖和些,海子提议把麻袋“穿”在身上,我们就都跟着照做。后来,他又让我帮他把麻袋口扎紧,说这样更挡风。
快到中午,大家都饿了,便张罗着吃背在身后的包里的馍。海子伸直身子掏馍时,扎紧口的麻袋被头顶得像个圆圆的“西瓜”。小峰见状,笑着喊:“吃‘西瓜’喽!”说着就伸手去拿“西瓜”。
可谁也没料到,小峰的手刚一碰到“西瓜”,“装”着海子的麻袋竟顺着山坡往下滚。只听麻袋里传来海子急促的一声“快!”我们几个赶紧脱掉自己身上的麻袋,拼命追上去。我和小峰总算在他滚得越来越快时,挡住了麻袋——停下来回头看时,我的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我们就站在悬崖边上!
若是再晚一秒,海子恐怕早已掉下悬崖,而我们或许这辈子都要在愧疚与后怕中度过。
我们解开麻袋口,海子已经晕得站不起来。我们扶着他慢慢挪到山顶的平地上。那时,我们还小,怕被家长责骂,就把这件事当成了我们几人之间的秘密,从未对长辈提起。可那越滚越快的麻袋、近在咫尺的悬崖,却像刻在我脑子里一样,至今都无法抹去。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竟连一点点安全意识都没有,想想都后怕。
后来,我继续上学,海子外出打工了。其间,我读到两个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个是小镇上的盲人,每晚出门都会提着一盏点亮的灯。目的就是能让路人看见自己,避免撞到他。另一个故事发生在美国,一位资深出租车司机一辈子实现安全驾驶零事故。当被问起秘诀,他笑着说:“自己开车从不左转,而是一直向右转。”
原来,避免安全事故是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的。
上班后,经常有安全知识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海因里希安全法则”。这个法则揭示了这样一个关系:一次重大事故的背后,必然存在29次轻伤事故,以及300起潜在安全隐患。
我常想,如果能把这些简单的安全故事、安全常识,通过各种媒体广泛传播,让每个人都能了解,都能增强安全意识,也许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甚至重大事故。
对亲人而言,没有什么比长久的陪伴更重要的了。让我们珍爱生命,把安全当成头等大事——只有平安,才有往后的陪伴。(屈联西)
推荐阅读11月23日,短剧《阳台上的维特斯》在智汇城紧张拍摄。
2025-11-2611月的玉川大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持续涌动。
2025-11-2611月24日早上8时30分,“大济源寻人寻物启事群”微信群群主、济源市小城大爱公益团队负责人卢举发布了一则寻人消息。消息称当天凌晨,玉泉街道南水屯居委会一名65岁老人外出一直未归,希望大家帮忙寻找。
2025-11-2611月24日,在U17亚洲杯预选赛上,中国队以14比0击败东帝汶队,迎来本次预选赛两连胜,暂列小组第一名。
2025-11-26在行走中读懂历史、提升素养,在探索中夯实学业、拥抱成长。11月22日至24日,一场以“学习愚公移山精神、传承中原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济源举行。
202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