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最热点 > 河南 > 正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 | 一出好戏话安澜

2025-11-25 11:35:31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岸绿景美的生态河、岁岁安澜的平安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饱含深情的台词,道出黄河最美的模样。

  11月21日晚,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豫剧《大河安澜》巡演在郑州圆满收官。这出聚焦厚重黄河文化的现实题材作品,演出了九曲黄河的魂魄,唱出了平民英雄的史诗。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有新气象,豫剧《大河安澜》的创作,正是对黄河文化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的继承与弘扬。”该剧导演张平说。

  历史上,黄河水患频发,尤其是中原地区。一部治黄史,也是中原人民的苦难史和奋斗史。无数人的艰辛努力,才造就黄河安澜的奇迹。如何展示中原儿女昂扬的精神风貌,把宏大主题的故事讲得深入人心?

  剧中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贾文龙介绍,为了让这部大戏“沾露珠,带热气”,创作之初,编剧、导演、主演就曾多次赴黄河边沉浸式采风,剧本更是历经无数次打磨。“我们力求用有温度的表演,表现普通人与黄河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感。剧中的对话,大多都是乡里乡亲的日常,让观众倍感亲切。”

  科技赋能拓宽了舞台边界。当数字黄河的影像呈现于戏剧舞台上,黄河的汹涌波涛、河道变迁的实时投射,形成“虚实交织”的视觉奇观,冲击着台下观众的视觉神经。

  “真没想到,新时代的科技治河已经这么先进,豫剧的表现形式也与时俱进了。”一名观众看完戏说。

  紧扣时代主题和创新表达,豫剧《大河安澜》荣获中宣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自去年起,该剧巡演走进哈密、宝鸡、合肥、成都、上海等9座城市,以高标准的艺术制作,将黄河故事带到天南海北。“每到一座城市,观众都格外热烈,感觉就像在‘走亲戚’。”该剧主演、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刘雯卉说。

  “《大河安澜》是一部富有生活气息的戏,也是一部反映时代精神的戏。黄河流域的人文地理、风俗民情、河南人的精气神早已融入豫剧的血脉之中。”上海的黄友琴女士被深深打动。

  在业内,河南豫剧三团被誉为“现代戏曲创作的一面旗帜”。团长贾高峰说:“从豫剧经典《朝阳沟》到如今的《大河安澜》,以戏载道,为人民抒怀,是三团70余年不变的坚守。新时代对艺术的表达形式提出了新要求,作为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之变的文艺作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记者 张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