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最热点 > 河南 > 正文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丨废弃空间变身巨型储能库

2025-11-11 09:33:11来源:河南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11月6日,记者在叶县仙台镇北庞庄村田间看到,储氢钻井井架高高耸立。这里的地下便是河南平美储气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矿区优质盐田,盐层顶部位于地下约1030米,设计钻井深度1480米,利用采卤后形成的盐穴,把氢气注入盐穴内进行存储。

  “我们创新性利用采盐后形成的盐腔建设大规模储气库,把‘沉睡’的资源变成能源储备的‘巨型仓库’。这个项目已纳入‘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是国内首个百万方级盐穴储氢示范工程。”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史永飞介绍。

  该项目总投资7772万元,氢气主要来源于叶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内的河南神马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配套建设氢气集注站及输氢管道和输卤管道,运输氢气十分便利。

  叶县有着“中国岩盐之都”的美誉。当地借助丰富的盐资源,大力发展制盐及盐化工产业,也留下许多采盐后无用的盐穴。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叶县近年来积极运用新技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废弃的盐穴正在发生“无中生有”的神奇变化——用于压缩空气发电,或储存天然气、氢气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曾表示,盐穴因具有密封性能好、储存规模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是最具潜力的储氢方式。叶县率先开展深地盐穴大规模储氢工程,揭开了我国地下大规模储氢的新篇章。

  如今在叶县,“百万方级储氢示范工程”等储氢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未来可储存氢气150万立方米。此外,200兆瓦盐穴先进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和平顶山盐穴储气库项目(天然气)也正向盐层深处挺进。这些工程让曾经的“废弃空间”变成了宝贵的能源储备基地,科技创新正让“中国岩盐之都”的工业脊梁愈发坚实。

  叶县今年共谋划实施重点工业项目40个,总投资249亿元。今年前9个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42.4亿元,同比增长12.1%。(记者 张海涛 本报通讯员 姬冠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