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跨越 新贡献】济世药业:逆势而上 逐“新”而行

关注济源网微信
在济源,有这样一家药企:秉承“大医精诚”理念,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在中医药行业深度调整的浪潮中逆势而上,书写了新传奇。这就是河南济世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世药业”)。该公司围绕“愚公移山谱写新篇、两高四着力做示范”奋斗目标,依托“1+5+N”战略布局,逐步构建了科技赋能、文化铸魂、人才驱动与产业融合的发展新格局。
研发创新:
从“草根”到“国药”的跃升
济世药业始终将创新视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依托中原学者工作站,该公司联合郑大药学院原院长刘宏民,正全力研发冬凌草国家二类新药。保健品铁皮石斛冬凌草颗粒预计明年上市,活血止痛胶囊等一批中药同名同方药也将在3年内陆续投产,进一步丰富济世药业产品矩阵。
“我们要让中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济世药业董事长张康表示。近年来,济世药业斥资3000万元在全国收购了安宫牛黄丸、五子衍宗丸等一批药品批文。这些药品将在未来两年内陆续上市,成为济世药业新的增长点。
营销突破:
全渠道布局 打通“最后一公里”
过去,济世药业90%的产品销售集中在城市药店。面对市场变化,济世药业果断打破传统格局,构建起“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售矩阵。
线上,济世药业于2023年成立的电商部门已发展有60余人,预计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亿元。参苓白术丸、八珍丸等产品网上销量高居榜首。“药王孙真人”天猫旗舰店,粉丝数量已突破12万,药师们正通过屏幕为全国各地的慢病患者提供用药咨询,“足不出户享健康”在这里成为现实。
线下,一支支专业团队深入社区诊所、村卫生室,启动“三终端下沉计划”。自2022年起,济世药业发起的“问道王屋山,寻根冬凌草,万名名医游济源”活动,已累计邀请超万名基层医生亲临冬凌草基地,开启品牌与学术的深度交融,实现了市场口碑与销售业绩的双突破。
品牌与文化:
从“济世”到“济心”的升华
在同质化竞争中,品牌是最终壁垒。济世药业以“专业、匠心、笃行”为内核,打造差异化认知。
在行业端,济世药业邀请连锁高层、核心医生走进企业,实地感受药王孙思邈精神的传承与坚守;在大众端,则以“公益+活动”双轮驱动,让“孙真人”“王屋山”这两个深深植根于济源文化的品牌IP,走进千家万户。
“品牌不是一句口号,它是老百姓心中的一份信任。”张康道出了品牌的真谛。2024年,济世药业投资千万元建成的药王孙思邈文化博物馆,已成为济源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的新名片。
产能与人才:
双轮驱动 夯实发展根基
走进济世药业新建成的年处理1万吨中药材提取车间,智能化设备正精准控制着每一道工序,科技与传统在这里完美融合。近年来,该公司先后投资近3亿元,建设综合制剂楼、动力车间,扩建生产线;今年8月开工的怀药大健康产业园仓储物流中心,将实现道地药材的智能化仓储、现代化物流和全链条溯源,为企业腾飞插上“硬实力”的翅膀。
硬实力离不开软支撑。济世药业近年来大力引进行业高端人才,原海天药业生产厂长、亿帆制药销售总监等先后加盟。同时,公司对原有中高层实施股权激励,新吸纳股东80余人。
“人才是企业的根,共享是企业的魂。”张康表示,这种“上下同欲,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我们将坚持‘销售提质、品牌规划、降本增效’三轮驱动,加上‘项目建设、科技创新’两翼助力的经营战略,努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展望未来,张康成竹在胸。
从一味冬凌草,到一座智能化产业园;从一家深耕本土的药企,到冲击创业板的行业标杆——济世药业正以愚公移山般的韧劲和智慧,在王屋山下谱写中药振兴的壮丽篇章。(记者 任蕊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