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区安排部署今冬明春水利重点工作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网讯 (记者 黄一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解决济源当前面临的水源分布不均、山区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短板、农业防灾减灾应急能力较弱、水利设施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切实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工作,推进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日前,示范区印发《济源示范区今冬明春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水源工程、水网工程、灌溉工程、调蓄工程、水务一体化改革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
《方案》提出,要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形成“用好地表水、保障生态水、涵养地下水、多用再生水”的有序用水新格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权属清楚、权责明确、监管有效、流转顺畅”的水权体系;做好水网规划,优化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工程达效运营,逐步实现农村供水与城镇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助力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了六项19个重点工作:在水源工程方面,完成蟒河口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推进西坪水库工程前期工作和污水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在水网工程方面,推进大峪河五指河连通工程,开工建设小浪底北岸灌区与引沁济蟒总干连通工程、泥沟河双阳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蟒河口水库供水工程管网工程、苇泉河与泥沟河连通工程,完成今冬明春沟渠连通工程。在灌溉工程方面,完成2025至2026年度蔬菜制种基地水利应急设施建设工程、山区农村饮水工程集中连片提升项目建设、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在调蓄工程方面,开工建设泥沟河水库、枣树岭水库清淤扩容工程。在水务一体化改革方面,推进山区三大集中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城乡供水体制改革,提高城乡一体化供水项目村级对接率和通水率,完善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管护机制,完成小浪底水库库周地质灾害影响处理项目和引沁广利渠(五龙口)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
《方案》还从强化组织领导、项目实施、资金保障、督导推动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全力推动今冬明春各项水利建设和水利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