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明城市创建提升 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患病老人遇洪水拦路 救援人员紧急救援

关注济源网微信
近日,王屋镇东西山村一老人突发疾病,需立即就医,但被洪水拦住去路。危急关头,市应急管理与救援协会紧急出动,通过搭建跨河绳索牵引系统,利用绳索固定冲锋舟最终成功将老人转移至救护车上。
当天上午9时45分,市应急管理与救援协会应急指挥中心突然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来电是王屋镇东西山村村民,称村里一老人旧疾突发,急需转往市区医院救治,但因连续强降雨、河水上涨,必经的那座过河桥也被淹没,道路彻底中断。
情况紧急,时间就是生命。接到求助信息后,市应急管理与救援协会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机制,明确救援任务与分工,随即组建两支救援队伍火速行动:救援经验丰富的孙新增、丁二军二人携带简易侦察装备率先出发,直奔现场勘察地形、水流情况及老人身体状态;余波、秦光明、王魁、冯涛、王强强、王刘杰等6名队员组成第二梯队,同步前往市应急管理局仓库,快速领取抛绳器、救生衣、冲锋舟等专业救援物资,装车完毕后即刻奔赴救援现场。
经过近2小时的紧急赶路,两支队伍在东西山村被困点汇合。此时,王屋镇包区干部、组织委员杜少勇带领东西山村包村干部李旭东等人等候在岸边。得知老人被困消息后,他们也第一时间赶来支援,并提前联系附近村民协助救援。
“到达现场后,我们看到原本那条路被河水拦腰截断,且水流湍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应急管理与救援协会秘书长王刘杰说,经过实地勘察,他们迅速敲定救援方案,采用抛绳器搭建跨河绳索牵引系统,利用绳索固定冲锋舟,之后安全运送老人过河。
方案确定后,救援队员操作抛绳器,将牵引绳索精准抛至对岸并指导在对面等候的老人家属把主绳固定,之后几名队员登船牵引着绳子与老人家属会合。
“因为老人的家离河边还有好几百米的距离,我们的队员就和家属及村民一起赶到老人家,把老人用担架抬到河边,之后为其穿上救生衣,并小心翼翼地将其转移至船上。”王刘杰说,准备工作就绪后,一名队员登上冲锋舟负责在途中照顾老人,时刻关注其身体状态;另一名队员则蹚入冰冷的河水中,辅助稳定船身。河对岸队员们紧密配合,握紧绳索缓慢放线,引导冲锋舟顺着水流方向平稳靠岸。
13时10分,冲锋舟载着老人顺利靠岸。早已等候在此的医护人员立即上前,将老人平稳转移至救护车上,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谢谢,谢谢!没有你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辛苦参与救援的救援人员,老人家属动容地说。
汛期协助群众转移、帮助寻找走失群众、前往山区救助被困驴友……类似这样的救援每年都会进行多次。王刘杰说:“我们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应急救援机制、提升专业救援能力,旨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蓝色屏障’。”(记者 李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