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此心如莲

2025-10-16 09:4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我喜欢莲,爱屋及乌,自然喜欢一切与莲有关的事物。前几日偶然刷到一个做莲蓬小夜灯的视频,就心心念念也想做一个。

  家里有一大束现成的干莲蓬,是去年在一个朋友的荷塘里摘的。原本只想要几支放在书房里添些情趣,没想到朋友竟给我摘了一捆,我一股脑都插在了花瓶里,任它们自由干枯。干了的莲蓬,或仰头挺胸,或温婉低眉,或拧腰转头,真是奇形怪状,姿态各异。闲来细观,每个莲蓬都自成风景,别有一番风韵。

  莲蓬现成,然而在众多莲蓬中想挑一个最满意的也不容易。毕竟是处女作,这颜值和品相一定要上乘才行。一番精挑细选,终于挑了一个合眼缘的,我毫不犹豫地剪掉莲蓬秆,开始动工。

  都说慢工出细活儿,做手工讲究的是慢、细、稳。动作要慢,心要细,手要稳,哪点做不到就会功亏一篑。更何况遇到莲蓬这样脆弱的身子骨,更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做莲蓬灯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莲蓬里的莲子抠出来,接着去掉莲蒂。莲蒂是莲蓬最坚硬的地方,而干莲蓬通体都很脆,想把莲蒂完好挖出来又不伤莲蓬,是非常有难度的。我一手拿着莲蓬,一手拿着小刀,一点一点沿着莲蒂周围慢慢旋切,每切一下都提着心,生怕一使劲,“咔嚓”一下莲蓬就废了。环切一圈后,晃了晃莲蒂,还很牢固。顺着切印往深里,我又切了一圈,终于把莲蒂的把儿与莲蓬壳的表面分离,又晃了晃,下面还藕断丝连呢!左扭右拧,鼓捣了半天,我才把莲蒂完好无损地拔了出来。

  接下来,就该掏莲蓬的芯儿了,这一步要把莲蓬里的纤维组织全部掏空,目的就是让莲蓬镂空,光才能透出来。家里没有镊子,我就用眉夹充当拔丝工具。先用眉夹把莲蓬孔一个一个捣开,然后再把里面的纤维组织一点一点拽出来。这拔丝过程最是耗时费力,好在莲蒂已经去掉,莲蒂孔透过来的光可以把莲蓬的“五脏六腑”看得清清楚楚,能够悉数清除。我不由得边清理边感叹,这手工活儿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下一步做铺垫,前后顺序还真颠倒不得。

  将莲蓬处理干净就该安装小夜灯了。将小夜灯放置在莲蒂孔内充当莲蒂,避开灯的旋转开关,用热熔胶将小夜灯固定。灯亮的刹那,我长舒了一口气,做小夜灯的重头戏——莲蓬灯的制作终于完成了。

  用什么做莲蓬秆呢?我在那些奇形怪状的莲蓬里扒拉了半天,终于找到了一个弯着头且弧度刚好的莲蓬,它的秆还有莲蒂都与做好的莲蓬灯刚好吻合。不过,要用它的秆,这个莲蓬势必要秆蓬分离了,突然有些不忍,凭什么要毁掉它的安宁去成就别人的人生呢?转念一想,这世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与其让它在角落里寂寂无闻,了此残生,倒不如择其枝干,成就一盏灯的光明。生命最美的姿态,当是能弯下腰做别人的阶梯,成就他人的同时,亦是自我升华之际。这样一想,我选这朵莲蓬的秆,它应该也乐意。

  想到此,手起剪落,秆蓬分离。我用热熔胶将莲秆与莲蓬灯粘好,接下来再把莲蓬秆固定到底座上就行了。

  用什么当底座,着实让我头疼了好多天。莲蓬是有禅意的,底座要符合这莲蓬灯的意境才行,去哪儿找呢?正郁闷之际,前几天我在网上买的一个木质果盘回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果盘的高度、宽度、颜色、形状,都与莲蓬灯无比贴合,就用它当底座了。

  将莲蓬灯固定到果盘的一端,又拿了一枚松果放在果盘里作为点缀,至此,我的莲蓬小夜灯终于大功告成。乍一看,它就像一条载着松果,扬着莲蓬模样的风帆远行的小船一样,精致又不失唯美。

  我轻轻托起小夜灯,把它放置在书桌的一端,旋开开关,暖黄的光从莲孔里流出来的刹那,时间似乎都慢了下来。灯光透过莲蓬的肌理漫开,那些原本枯褐色的纹路晕染了一层淡淡的金色,连平日里冰冷的键盘都似乎添了几分温柔。

  这荷塘里的莲蓬,曾在阳光下恣意生长,此刻却成为光影的载体,换了一种方式绽放在我的身旁。它不夺目,也不张扬,柔和的光就像夏夜里荷塘上浮动的月色,在桌面上晕出细碎的光,恬静而又安详。我突然想起一个词,“蓬荜生辉”。这盏小小的莲蓬灯,仿佛正以最温柔的方式,提醒我无论身处何种纷扰,都要像莲一样,保持内心的澄澈与宁静。

  莲者,君子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凝神间,我似乎听见阵阵荷风,正从那些发光的孔洞里,向我缓缓吹来。(王翠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