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很多次盘谷寺,而我这次去,不是去看摩崖石刻,而是专程去看一棵树。
对,只为看一棵树。
树亦有树生。
一颗种子,会在风里、雨里,甚至是在小鸟的助力下,踏上生命的旅程,去寻找落地生根之处。可能落在平原沃土里,就生活得比较轻松和自由。倘若落在庭院里,又恰好是主人喜欢的树种,就会生长得富足且惬意;若是在旅行中落到悬崖峭壁的石缝之中,就长得有些艰难了。譬如崖柏,崖缝里土壤有限,营养匮乏,生命的力量却不容其有丝毫懈怠。又因为生长的地势险峻而显得格外安全,它在阳光雨露中竭尽全能地生长,拼尽全力,沐风栉雨,不慌不忙地增加着岁月的年轮。我对它们顽强的生命力肃然起敬。他质地坚硬,自带醇厚的芳香,遗世而独立。忽有一日,一阵风起,俗世中有人开始喜欢崖柏的手串、茶台,还有崖柏做的雕刻,也很细腻传神……崖柏的树生就此改写。
儿时,四叔曾给我讲过盘谷寺的故事,那些野生的柏树都很神奇。说是古时候有个财主,家中有传家的聚宝盆,盆里放啥就生啥,简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但是,财主为了躲避战乱,就把聚宝盆埋在山上的一棵柏树下,顺便把那棵柏树扭成麻花状,算是做了个记号。躲难回来后,财主傻了眼,漫山遍野都成了扭枝柏,再也找不到聚宝盆。故事虽有些离奇,更无从考证,但盘谷寺的柏树的确全部扭着。
初识这棵树,缘自2015年国庆期间,秋风习习中,全家人去游览盘谷寺。这棵树长在后山凤凰台的边缘,像一棵迎客松。初看,平淡无奇,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向我们介绍了这棵树,说是他小时候来盘谷寺的时候,这棵树就这般大小。六十载光阴飞逝,它还是这么大,感觉时间在此凝固了一般。如此看来,这棵树龄超过百年,足以见得崖柏的生长周期有多慢。看过之后,这棵树在时间的洪流中也只是浪花一小朵,很快就沉入了记忆的河底。直到2019年,在森林公安机关的一则悬赏通告中,我再次见到它的身影。照片中,盘谷寺一棵柏树被人为锯倒,身首分离,只是还没来得及运走。我一眼就认出是那棵树,但只能深深地惋惜罢了。
过了几年,我又去游览盘谷,旧地重逢,却被深深地震撼了。还是那棵树,不知是哪位妙手的树医生,竟然能想出如此办法,用钢板、螺丝、铁钉,如同做精密的外科手术一样,把这棵树重新连接了起来。不知树身上有没有神经,但它肯定感觉到了善意,竟然奇迹般长出了新叶,虽不及当年生机勃勃,但也是绿意葱葱。是什么力量让它重新创造出了生命的奇迹,迸发出重生的力量,我无从知道,权且叫它“树坚强”来表达我的敬意。
此时,夕阳下的这棵树,在微风中如同钢筋铁骨的战士一般傲然屹立!为了一棵树,我竟然有些泪目,感叹生命力是如此强大。
树的根基不死,一切挫折、打击算得了什么,都是让年轮更加致密坚硬的修行。
一棵树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只要活着,不放弃,希望就一直都在。(孙小梅)
“这本来就是做人做事的本分,哪能要您钱呢!”10月12日傍晚,哈哈出行网约车司机赵师傅的一句朴实话语,让前来济源探亲的湖南籍乘客飞飞(化名)倍感温暖——她遗落在车上的存有大量重要资料的手机被赵师傅专程驱车送回。面对诚挚的感谢红包,赵师傅更是婉言谢绝,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济源出租车司机的诚信与担当。
2025-10-1510月13日,在邵原镇李凹村烟田里,一架大型农用无人机正缓缓升起,机身下方稳稳地吊挂着捆扎整齐的烟叶。随着操作员按下控制键,无人机载着希望的“黄金叶”,灵巧地穿越烟田,向着远处的烘烤场飞去。
2025-10-15“现在过这个路口心里踏实多了,有警示灯、减速带,还有语音提醒,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近日,家住G208沿线的村民张女士,谈及家门口平交路口的变化满脸欣慰。
2025-10-1510月14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主持召开示范区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专题会议,听取示范区有色金属产业链发展情况汇报,详细了解当前产业链发展现状,全面分析存在问题,与相关企业、部门负责人共商有色金属产业未来发展大计、共谋“十五五”发展规划。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出席会议。
2025-10-1510月14日,省民政厅调研组莅济调研殡葬、养老等工作。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挺琳,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参加调研。
2025-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