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 (记者 王会)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2025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济源3家有色金属企业上榜。其中,济源市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以484亿元营业收入首次登榜,位列第497位。万洋集团能够跻身“2025中国企业500强”,既是企业多年深化科技创新、扩大发展规模、优化战略布局的结果,更离不开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搭建的服务平台。
今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打破传统的代表联络站点设置模式,坚持“产业发展到哪里,人大代表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创新探索“代表联络站+”模式,首批设立先进机械装备、纳米材料、现代农业暨食品药品、新能源、先进化工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6个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将代表履职与企业发展深度绑定,努力探索出一条“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代表聚在产业链上、代表服务群众在产业链上、问题解决在产业链上”的全链服务模式,真正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效能,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济源实践成果得到持续巩固。
产业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血脉”,一头连着产业转型升级,一头牵着民生福祉。“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肩负着加强企业沟通联系,收集和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等9项核心职能。”济源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黄国红介绍,目前,6个联络站吸纳60余名驻站各级行业代表,根据进站代表专业特长和行业优势精准分配岗位,让专业人才在产业链上发挥专长,把联络站建设成联系人民群众、推动基层治理和助力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有色金属产业是济源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主要服务豫光、金利、万洋等链上龙头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设站长1名、副站长2名、联络员2名,进站人大代表7名。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自挂牌以来,积极探索“链上”履职新路径,在服务企业、推进项目建设、开展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主动作为,为济源有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联络站从健全制度机制、靶向精准招商、完善配套设施三方面发力,为有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助推企业实现新突破。”市人大代表、市先进有色金属材料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卢一彬表示。
在服务企业方面,联络站建立常态联系机制,截至目前累计收集企业反映各类问题17条,梳理形成5条意见建议,同时通过代表视察、专题调研等方式,推动“专员+专班+挂图作战”机制落地,确保金利年产15万吨锑项目和年产15万吨低碳短流程高纯锌项目按时间节点稳步推进。
在招商引资方面,联络站靶向对接行业领军企业、上下游配套产业,开展精准招商。招商专班多次外出考察,拜访重要客商,洽谈重点项目。其中,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区的目标,积极与先导科技集团对接,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稀散金属产业化项目建设,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奠定基础。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联络站创新推行“标准地”出让模式,有效缩短项目落地周期。科学编制雨水污水管网规划,推进新建金利二期项目雨水管网和万洋15万吨锌项目雨污水管网工作,解决场地地势较低、汛期雨水积聚倒灌等问题,保障企业投产后雨污有序排放;推进“三横四纵”道路交通网络建设,逐步打通主干路,修建企业配套分支路,畅通产业发展“交通动脉”,为企业入驻提供坚实保障。
在联络站的助力下,豫光、金利、万洋3家有色金属企业坚持绿色循环发展,不断追“新”求“质”、向“新”图“强”,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强化延链补链强链,发展规模实力再上新台阶,年产值突破2000亿元,成功跻身“2025中国企业500强”。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资源保障、产能优化、科技攻关等产业链关键环节,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形成更高水平的政策建议。”卢一彬表示,联络站将持续当好政企沟通的“连心桥”、企业纾困的“服务站”、产业发展的“助推器”,为济源有色产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第646号公告,将济源申报的“济源核桃”和“寺郎腰大葱”两个特色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
2025-10-11大峪镇、坡头镇、王屋镇3家敬老院已顺利完成转型,依托现有设施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休闲娱乐、精神慰藉、健康护理等“一站式”专业服务,全面满足社会养老需求。
2025-10-1110月10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到示范区发展改革和统计局调研。
2025-10-1110月10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到示范区财政局(国资局)调研,强调要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持续深化改革、挖潜增效,有力防范风险、促进发展,充分发挥财政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2025-10-1110月10日,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到阳光兔业调研。
202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