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廉语丨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
关注济源网微信
心有所畏,方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纪律部队”,承担着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使命。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将思想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强化理论学习,夯实清正廉洁根基。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全面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干部教育培训的必修内容,坚持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不断夯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研讨交流、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和廉政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现场教学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更加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创新宣传载体和方式,依托各级宣讲团、理论骨干的力量,注重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等身处一线、贴近基层的优势,用好报纸、电视、广播等主流媒体和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让新风正气不断充盈。
加强廉洁文化建设,营造崇廉拒腐氛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具有基础性、长期性作用。结合本地区深厚历史文化,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蕴含其中的廉洁元素,将其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要求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充分依托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将台堡等红色资源,建设廉洁文化现场教学点,开发“红色+廉洁”主题教育课程。创作推出廉洁文化主题的新媒体产品,用生动鲜活的方式讲述历史先贤、革命先烈的廉洁故事和新时代勤廉榜样的先进事迹,推动廉洁文化深入人心。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通过布设家风文化长廊、举办家风书画展、选树宣传“最美家庭”等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开展廉洁主题展览、讲座论坛、文艺演出等活动,推动廉洁文化融入日常、贴近群众,实现广泛覆盖、有效传播。将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明确以“思想铸魂、文化润心、教育启智、阵地强基”四大工程为核心的实施路径,细化分解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形成清晰的“施工图”和“时间表”。进一步健全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多部门参与的廉洁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判形势、互通信息、协调难题、推广经验,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凝聚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监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大合力,确保廉洁文化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纵深推进。
深化警示教育工作,增强拒腐防变定力。警示教育是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环节和有效载体。加强对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揭示腐败行为的严重危害和惨痛教训,让党员干部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坚持标本兼治,做深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充分发挥警示教育的震慑、警醒、教化作用。用好身边“活教材”,增强警示教育针对性。深入挖掘本地区、本系统发生的典型案例,精心编印忏悔警示录、摄制警示教育片。在内容上,不仅要披露违纪违法事实,更要注重深刻剖析其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监督短板,揭示其从心态失衡到底线失守、从小节失守到大节不保的堕落轨迹,以及给党的事业、个人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通过深入透彻的剖析,让受教育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和冲击力,避免“看客”心态,真正做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建立健全分级分类机制,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面临的不同廉洁风险点,制定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案,对“关键少数”,重点开展权力观、政绩观教育;对行政审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干部,侧重行业性、系统性风险警示;对年轻干部,加强纪法基础教育和初心使命教育。创新方式方法,组织关键岗位干部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让庄严的法庭变为生动的“法治课堂”和“廉政课堂”;针对发案单位或系统,及时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或组织生活会、专场警示教育大会,督促其深刻反思、查找漏洞、建章立制,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构建党委带头示范、纪委监委统筹协调、全市上下联动的警示教育格局,推动各级党委(党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警示教育纳入全面从严治党工作部署,纪委监委负责整体规划、案例筛选、资源整合和督促检查,各相关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落实警示教育各项要求,真正做到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让严的氛围越来越浓,让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