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做好“改革”文章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网讯 (记者 丁淑源 通讯员 王子君) 今年以来,按照省、示范区统一部署,济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持续发力,从全面实施“分散评标”到“评定分离”稳步推进,济源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从机制上创新,技术上革新,以改革创新为牵引,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实施“分散评标”,既是破解传统评审痛点难点的“金钥匙”,又是革新评审方式的“硬支撑”。今年以来,该中心在探索试行的基础上,对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升级与运行调试,科学设置分散评标室,打破传统“一标一室”集中评审模式,将参与同一项目评审的专家分散安排至不同评标室独立席位,建立健全“分散评标”新模式,为公共资源交易评审公平筑牢防护网。
8月21日,济源首个“分散评标”项目——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项目评标工作顺利完成,标志着济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再上新台阶。评标现场,5名评审专家被分散在不同评标室,通过云端系统同步开启评审工作,借助物理空间隔离,规避人为因素对评审结果的干扰,实现评审全过程阳光透明,为公共资源交易注入“廉动力”。
在经济活动的大棋盘上,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环节宛如关键棋子,其公平公正,直接关系资源合理配置、市场健康发展及公共利益切实保障。为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破解招投标领域“熟人效应”“围标串标”等顽疾,该中心探索推行“评定分离”改革,将评标与定标环节分离,改变以往评标定标均由专家主导的局面,促使评标专家回归“专业顾问”角色,让投标人专注实力竞争,全力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
9月24日,济源首个“评定分离”招投标项目——济源一中老校区改造提升工程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完成定标。招标过程中,62家投标单位参与竞争,评标委员会对价格合理性、技术方案可行性、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等核心要素严格评审,选出不排序的中标候选单位。随后,招标方组建定标委员会,对候选单位财务状况、信用信息记录等关键指标专项核查,通过“核查随机法”抽取中标单位。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迈出坚实一步。
下一步,该中心将持续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效,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