绷紧安全弦 筑牢生命线 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丨暴雨来袭 地质灾害需警惕
关注济源网微信
济源网讯(记者 谭勇 通讯员 王星)7月1日,省自然资源厅、省气象局一天联合发布两条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
每年汛期,极端性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我省地质结构复杂,地形地貌多样,山地丘陵占全省面积的44.3%,易引发地质灾害。省自然资源厅汛前发布的2025年河南省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公告显示,今年全省已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2332处,威胁人口13.15万人,威胁财产60.38亿元。
“总体研判,今年地质灾害发生强度维持在常年水平并有增高趋势,汛期是地质灾害易发高发期,防范的重点区域为豫西三门峡、洛阳、郑州黄土地区,豫北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太行山区,豫南南阳、信阳桐柏山—大别山区。”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治胜说。
近几年,从相关数据分析中不难发现,我省的地质灾害约有30%发生在夜间。对此,我省将加强自动化监测设备调试和运用,加密数据跟踪分析,充分发挥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快速预警的功能。同时构建更加精准的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在现有24小时预警基础上,开展3小时短临预警预报。
此外,一旦出现险情,我省将因地制宜通过电视、网络、短信、短视频等形式,第一时间传递预警信息,尤其加强夜间临灾叫应,通过广播、吹哨、敲锣等形式,确保迅速“喊醒”受威胁群众,为落实防范措施、紧急临灾避险争取更多时间。
地质灾害,重在防治。我省不断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去年共实施增发国债项目61个、中央财政项目21个、省财政项目7个,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242个。同“十三五”期间年平均数值相比,2024年我省地质灾害数降低26.5%,直接经济损失降低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