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浪底水库库周因地质灾害搬迁的村民们陆续领到了补助资金,这份承载着政府关怀的资金,为村民们开启新生活注入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自小浪底水库下闸蓄水以来,受水库蓄水影响,水库库周出现遗留煤矿采空区地表塌陷、库岸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威胁库周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024年示范区批复《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周(济源示范区)地质灾害影响处理实施方案》,并实施小浪底水库库周地质灾害项目,采用货币化安置方式对库周的群众进行避险搬迁。
小浪底水库库周地质灾害项目总投资66704.4万元,共需搬迁大峪、下冶、邵原三镇16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2345户7862人。项目分两年实施,2025年主要任务是分3批次依次完成16个村2345户7862人避险搬迁任务;2026年完成农机具存放场所建设、企事业单位搬迁、地质灾害监测、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项目实施和竣工验收。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示范区强化组织领导,整合示范区水利移民事务中心、下冶镇、大峪镇等多方力量,统筹规划实施。
示范区水利移民事务中心副主任王向荣介绍,为确保补助资金发放精准无误,前期工作人员逐户上门开展实物调查,详细登记家中各类实物资产,核对每一项数据。
在资金发放环节,示范区水利移民事务中心制定详细发放方案,工作人员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多次核对人员名单和补助金额,确保资金发放公开透明。
发放当天,接过避险搬迁补助资金领款单后,大峪镇上寨村的村民卢国占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此次补助资金的顺利发放,不仅让搬迁村民感受到了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更坚定了他们开启新生活的信心。
大峪镇冢堌堆村的村民卫金芳激动地说:“有了这笔钱,我们装修新房、购置家具就更有底气了,日子也更有盼头了!”
下一步,示范区相关部门将持续关注搬迁村民的后续生活,积极落实各项政策,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书写幸福生活新篇章。(记者 黄一冰)
眼下正值夏播夏管关键时期,连日来,记者深入部分镇(街道)进行走访,看到各相关部门积极行动,靠前服务,组织群众开展抗旱播种保苗工作,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2025-06-166月14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第一总河长徐衣显在开展巡河工作并调研产业发展时强调,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主动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严格落实河长制,全力建设美丽幸福河湖,坚持保护开发利用并重,着力推动生态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真正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25-06-16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生存发展的土壤。近年,梨林镇坚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供企业之所需”理念,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靶向施策,将服务精准送达企业发展的“节骨眼”,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5-06-166月15日,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徐衣显,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秦保建在行政区会见马钢集团、马钢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育翔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2025-06-166月9日,济源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推进各级人大代表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省率先明确了人大代表深度参与基层治理的具体路径。这一在全省人大系统的创新举措受到了省人大的高度关注。
2025-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