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明旅游背后的守护者——沁园中学“新声”融媒小记者“五一”新闻采风实践纪实
关注济源网微信
“阿姨您好!五一期间咱们景区的保洁工作每天需要持续多久?您对文明旅游有哪些期待?”4月29日,在山西皇城相府青砖灰瓦的庭院里,一群身着融媒体工作室橙色马甲的少年正举着话筒采访景区工作人员。来自济源市沁园中学“新声”融媒体工作室小记者们随学校研学,在“五一”劳动节前夕,走进山西皇城相府,开展了“倡导文明出游,致敬景区‘美容师’”新闻采风实践活动。
随着“五一”假期临近,这座承载着明清官宅建筑精髓的5A级景区即将迎来客流高峰,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也变得繁忙起来,在古色古香的宅院前,小记者们跟随景区管理人员的脚步,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景区保洁人员的幸苦与不易。
“我每天清晨到岗,首先驾驶扫地车对景区进行全面清扫。随后,同事们手持清扫工具,分散在景区的各个角落,时刻保持巡视,一旦发现垃圾便及时清理。此外,我还肩负着景区的维修工作,哪里有需要,我就奔赴哪里。五一假期期间,工作量比平日增加不少,但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好保洁工作,保障景区的秩序与卫生。”保洁人员郭长春说。
当问到日常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时,展厅保洁员申国勤说,“我的任务是把景区我负责的展厅的所有展品都擦拭干净,展柜玻璃要擦得像不存在一样,让游客能看清每道纹路。旅游高峰期确实辛苦,但看到游客们欣赏展品时露出满意的笑容,听到他们对景区的称赞,我心里就特别满足,也觉得很自豪。能为游客打造良好的观赏体验,一切付出都值得。”
在景区卫生间、城墙、展厅等处,小记者们手拿抹布、扫帚、拖把等保洁工具,亲身体验了景区保洁的严苛标准:镜面不能有水渍、地板不能见脚印、纸篓不能满三分之二、地面不能有碎屑、浮雕不能有灰尘......融媒体工作室成员贺晗冰擦拭着卫生间洗手台感慨:“我们才体验半小时就腰酸背痛,保洁阿姨却要这样工作十多个小时。”。同时小记者们在采访中,得知保洁人员劝阻不文明行为曾遭到游客的谩骂和讥讽时,更加深深体会了景区保洁人员的辛苦和不易。
在景区服务中心,小记者了解到,随着游客数量激增,向服务中心求助的游客也日益增多。手机丢失、孩子走散等情况时有发生。景区管理员表示:“无论游客在景区哪个区域遇到困难,只要有需求,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若需要与其他部门协同处理,我们也会全力协助。” 她还通过镜头向市民游客发出呼吁:“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保洁人员的工作,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力求做到不在公共区域抽烟、不乱扔垃圾,文明旅游,遵守公德,践行美德”。
“美景供人欣赏,美德让人敬仰,向美景守护者致敬!”采访活动临近尾声,融媒体工作室的小记者们代表济源市沁园中学,带着满满的诚意与祝福,向景区保洁员和管理员送上了娇艳的小红花,并表示,在“五一”小长假,大家出游的时候,一定要谨记:美丽风景的呈现是由无数默默无闻景区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换来的,真诚地希望每一位游客,不断提升文明素养,从我做起,文明旅游,也请大家点击转发,让更多人加入文明出游的行列,携手守护我们共同的美丽家园!
当现代人的素养与古代匠人的匠心共鸣,历史的长卷才能永续传承。此次实践活动,不仅让沁园中学“新声”融媒体工作室小记者们深刻体会到景区工作人员的艰辛与不易,更让大家意识到美丽风景的背后,是无数景区工作人员默默无闻的辛勤付出。(刘翠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