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春已深

2025-04-08 09:57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没有人能够拒绝春天的美。

  我出生于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寒风依然料峭,春天已在路上。她翻过山,越过岭,所到之处,绿意磅礴,山河锦绣。就像史铁生所说:“整个春天,直至夏天,都是生命力独享风流的季节。长风沛雨,艳阳明月。那时田野被喜悦铺满,天地间充斥着生的豪情,风里梦里也全是不屈不挠的欲望。”

  季节如此,人亦如此。

  小时候冬天极冷,大地素洁,山寒水瘦。思想好像也被冻僵,进入了蛰伏期。直至春节过后,寒冷逐步退场,春风也一起抵达。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记得当时校园的围墙外是一片麦田,田垄上套种着油菜。暮春,蓝天白云下,油菜花开。春风轻拂,花海荡漾。有时,和同伴一起,把油菜花扎成花环,戴在头上。春天的女孩子,眉似远山,目如春水。那些消极的情绪早已被遗忘在冬天的深处。

  月亮升起来了,满地清辉。微风送来油菜花的香甜,虫儿在浅吟低唱,我眼里也有星星在闪烁……

  世事漫随流水,难忘那抹清香。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观赏了书画展,又恰逢玉兰花开倾城,画中的牡丹和路边的玉兰交相辉映,没有一朵花不会盛开。

  我站在牡丹画旁,我站在玉兰树下,成了一个缤纷的人。

  就像此时,窗外是湛湛青空,悠悠白云。阳光慵懒地照进房间,我在宁静中,享受着文字里的春光。

  所有的美好,都将如期而至。

  想起三十六年前的那个春天,我写了平生第一篇散文《春之曲》,高兴地拿给我的文学启蒙老师看。他很欣慰地对我说:“写得真好。”没多久,在他的推荐下,文章得以发表。尽管篇幅很短,语言也很稚嫩,但我坚持认为,它胜过我后来所写的任何一篇文章。

  再读旧作,又产生新的热情。在万物的勃发中,继续前行。

  想起二十二年前春天的一个良辰,父亲母亲郑重地把我交给了他。我们在他的家乡,一个小山村办了婚礼。那天,阳光灿烂,田野里到处都是新绿,山坡上,层层叠叠,开满了洁白的槐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甜蜜的味道。我们牵着手,拜了天地,拜了高堂。在心灵的会意中,我对他粲然一笑。从此,我们成了彼此生命里最重要的人。

  新婚宴尔之后,更多的是柴米油盐的俗世烟火。我们也曾为生活的琐碎而消耗,走着走着,就成了灵魂伴侣。我们互相尊重,都在为对方为家庭倾情付出。因此,感情基础牢固,家庭和谐。虽然偶尔也起争执,但事后会自我检讨,解决问题。我深知,对彼此的珍惜就是对家庭珍惜。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的爱,永远是最初的春和景明。

  春天予我,是明媚,是惊艳,是销魂。春天也有倒春寒,也有猝不及防的冷雨,淋湿我的心。去年春天,父亲抛下我去了另一个世界,失去至亲的痛苦,无以言说。悲伤逆流成河。春天这么美,他怎么舍得?

  又是一年春色新。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父亲。孤独如影随形。于是,我紧紧地攥着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的手,小心翼翼地行走在人世间。失去父亲的孩子,是不可以再任性的。

  这是我在至痛中唯一的收获。

  且以春色作生命的底色。

  我在爱着。全力以赴。

  总觉得来日方长,总觉得还有许多美景可供挥霍。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就像春天,如此风雅,如此深情,却又如此短暂。

  读了黑塞的《童年时光》,我比任何时候都热爱春天。

  “用新的一年的所有感官来体会快乐,

  每一次都比以往更美好,

  每一次都似乎更短暂。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

  春天是多么漫长,

  多么取之不尽啊!”

  请蓬勃。请绽放。请绚烂。请和最爱的人一起,踏上春天的旅途。

  春已深。(韩慧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