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力量守护和谐劳动关系
关注济源网微信
近日,济源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一荣誉的背后,是一支以女性为主体的仲裁团队,凭借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全力维护劳动者权益,积极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发展作出的贡献。日前,记者探访了这一群体。
该院成立于2011年,现有在岗职工13人,其中女性职工10人。这支队伍始终坚持“调解为主、预防为主、基层为主”的工作方针,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紧密结合,在劳动争议化解一线展现担当。
面对劳动争议案件,该院大胆创新,推出“要素式办案”模式,简化办案流程,精准锁定争议核心,使案件平均办理周期缩短 30%;通过“云上仲裁”系统,实现立案、调解、庭审全流程数字化,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为从源头上化解矛盾,该院深入开展“青年仲裁员联企”“送法进企业”活动,通过法律体检、案例宣讲等方式,助力企业规范用工管理。同时,该院打造“仲裁+”工作矩阵,即仲裁+监察,以执行仲裁文书内容保障行政调解成效,织密维权网络;仲裁+市场监管,及时掌握经营主体动态,破除争议处理程序障碍,筑牢用工防线;仲裁+工会,启动“愚公和谐号”专项行动,凝聚调解合力;仲裁+法院,畅通裁审衔接,强化司法保障。2024年,该院共受理案件1163起,调解、和解撤诉率88.5%,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500余万元。
“仲裁工作一头托着民声民意,一头托着公平正义。我们必须严格依法办案。”该院院长李丽霞说,“我们将继续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依法公正化解每一起争议,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服务济源高质量发展贡献巾帼力量。”(本报记者 张佩佩 通讯员 酒敬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