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在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做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3月7日,记者从示范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工作会议上获悉,济源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确保农业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全省领先,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在全省走在前、作示范。
保障粮食安全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既要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面积,更要高度重视单产提升,守牢粮食安全生产底线。济源将进一步扩大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实施规模,加大高产高效模式集成推广力度,推进农村沟渠连通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6万亩、产量4.84亿斤、油料作物1.3万亩的目标任务。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五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济源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帮扶机制,落实帮扶政策,统筹推进行业帮扶、驻村帮扶、产业帮扶等各项帮扶措施,持续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确保“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加强衔接资金项目建设管理,重点支持种业、奶业、兔业、乡村康养旅游等产业发展;加强项目资产后续管理,规范项目管护运营,实现帮扶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推进蔬菜制种、冬凌草、核桃、奶牛、肉兔五大主导产业,稳定发展烟叶、生猪、肉牛羊三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设施渔业、智慧蜂业两大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培育10条农业产业链,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联农带农、集群发展的乡村富民产业格局。探索“农文旅体康”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休闲观光农业、研学康养集群,持续拓展农业功能,增加农民收入。
大沟河和美乡村先导区建设是今年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济源将整合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产业发展政策、专业技术人员、农业种植补贴等方面资源,全方位支持先导区建设。规划编制好核心带11个重点村庄的连片村庄国土空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重点围绕“党建+网格化+数字化”、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形式、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形成济源乡村治理经验。
要坚持先行先试,深化农村改革,开展二轮延包整村试点和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住宅类房屋专项整治试点。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村集体经济消薄三年行动,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乡村富民产业利益共同体,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充分分享改革发展红利。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住国家“两重”“两新”的战略机遇,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种业、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农业、乡村建设等领域,谋划一批中央预算内、专项债、中长期国债等项目,实现“谋划包装一批、申报储备一批、组织实施一批”的良性循环。抓好大峪智慧牧业产业园、竹园沟万头奶牛生态牧场、蜂产业质量提升、渔业小镇、兔业小镇等项目建设。
“三农”向好,未来可期。新的丰收已在沃野中拉开序章,济源农业人发扬跑拼争抢精神,乘势而上,担当作为,绘就欣欣向荣的新图景。(记者 张佩佩)
日前,在济源政务服务中心公安服务大厅出入境办证窗口,记者看到前来办理、咨询出入境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
2025-03-083月7日,示范区“送健康 进万家”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举行,各镇(街道)、区直各单位积极开展专家义诊、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疏导等文明实践活动。
2025-03-083月6日,示范区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召开第22次会议。
2025-03-083月6日,示范区召开低空经济产业工作专班第六次会议,通报台账任务和上次专班会交办事项落实情况,听取低空经济产业专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步工作。
2025-03-073月6日,示范区召开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推进会。
202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