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王莉)示范区党工委九次全会、市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示范区党工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主题鲜明、站位高远,目标明确、催人奋进,展现了示范区全力推动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为示范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连日来,示范区上下全面掀起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的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会议精神为指引,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发展共识,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用“拼搏”的姿态、“赶超”的劲头、“紧盯”的韧劲,奋力把中国式现代化济源新实践不断推向前进。
示范区应急管理局召开局党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该局要求,要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强化风险意识,加强部门协调联动,采取强有力措施,全力推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和防灾减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落实落细,持续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继续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抓手,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防范新业态、新领域带来的安全风险。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强化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自查自纠,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动态清零工作。加强应急管理基层基础,扎实开展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能力提升两个行动,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强化应急队伍建设。积极推动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开展高风险点位技术改造提升,大力推广先进安全技术装备应用,提高安全管理精细化水平。
示范区交通运输局召开党组会和中层干部会,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服务发展大局,构建内联外通交通新格局,推动4条高速公路和2条连接线建成通车,实现“镇镇通高速公路”,形成“三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加强小浪底库区水上互联互通,推动开通济源、洛阳、三门峡、运城水上客运航线;探索“低空经济”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场景应用,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深化交旅融合,激发全域旅游新活力,构建“快进”通道,依托发达的高速公路网,实现下高速公路15分钟内快速直达各景区;完善“慢游”网络,高标准建设“太行云天”“黄河古都”一号旅游公路120公里,依托大连线和卫留线打造环南山旅游休闲观光带;提升“行走济源”体验感,延伸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服务中心功能,建设“音乐公路”,开通重要景区间的旅游客运专线,为自行车公开赛、村BA篮球赛、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搭建平台。助力乡村振兴,树立便民富民新标杆,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高标准打造彭逢线、黄孤线、大东线等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推进农村“沟渠连通”三年整治行动。整合客货运、邮政、快递企业资源,推动交邮融合发展。
示范区水利局召开专题会议,认真传达学习全会精神,找准贯彻落实的结合点、着力点,重点谋划实施2025年水利工作,确保会议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2025年,示范区水利局将扎实开展各项水利工作,重点实施“12316”工程:做好1个规划,即完成济源大水网规划,从顶层设计上解决水资源管理利用问题;做好两个确保,即保安全、保供水,确保度汛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和企业供水安全;实施3大工程,即实施水源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和移民项目3大类9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23.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7亿元;大力弘扬1种精神,即围绕“引沁济蟒精神”,选树精神阵地、挖掘水利故事、培养时代标杆,激发全系统干部职工传承弘扬老一辈水利人坚韧不拔、大干水利、造福百姓的“引沁济蟒精神”;重点抓好思想、机制、人才、资金、纪律、宣传等6个方面的保障。
为更好满足个性化时尚消费新需求,培育现代时尚产业集群,近日,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印发《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时尚济源”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计划将济源打造成时尚文化新高地、时尚产业新基地、时尚品牌新洼地、时尚活动新领地、时尚消费新阵地,全面建设豫西北、晋东南地区的“时尚之城”。
2025-01-07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省第二批区域人力资源品牌,济源“王屋种谷”人力资源品牌成功入选。
2025-01-07近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济源客运南站“光储充检换”超级充电站通过示范区住建局、发改统计局、财政局、工科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业务部门联合开展的审核验收。
2025-01-071月5日,河南省慈善总会公布省第八届慈善文化进校园活动获奖名单, 济源市慈善总会、示范区教育体育局、济源新闻传媒中心3家单位荣获优秀慈善组织奖,李非倚、郝娜娜2名教师荣获优秀辅导教师代表奖,18名学生的绘画作品荣获优秀绘画作品奖。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