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精准锁定需求人群 全面提升服务质效——我市全力推进“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
关注济源网微信
“看着手机屏幕,张张嘴、眨眨眼,完成认证。”
“太谢谢你们了!考虑到我腿脚不便,专门到家里来帮我认证养老保险待遇资格,感谢感谢!”近日,在矿区虎尾沟社区网格员贾晶晶和史迁引的帮助下,居民冯如亮不到一分钟就通过智能手机顺利完成资格认证。看到工作人员动作这么麻利,冯如亮不断说着感谢的话。
连日来,虎尾沟社区为辖区残疾、重病、高龄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认证”亲情化服务,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流程,解决了居家老人“认证难”的问题,让“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民生工作落到实处。
此外,为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虎尾沟社区积极行动,组织未就业大学生参与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活动——观看“阳泉就业”官方账号上的求职能力公开课。公开课通过抖音平台播出,内容精彩纷呈。从挖掘自身优势精准匹配岗位,到巧妙设计简历吸引招聘者目光;从面试时的仪态仪表、语言表达技巧,到回答面试官提出的问题等,每一个要点深深吸引着大学生们,为大学生们在求职道路上注入能量。
这是矿区聚焦双向需求导向,精准高效推进“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民生工作的一个缩影。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程是2024年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的民生实事之一。目前,我市已建立855个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基层就业社保服务点,开通了40项高频次、低风险的就业社保服务事项,进一步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做好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工作。
平定县聚焦精准服务开辟认证绿色通道。针对因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难、线上认证操作繁琐、首次比对通过率低、超期未认证影响领取养老金等问题,平定县采取“建台账、找上门、精服务”方式,推动“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工作高质量落地。加强台账管理,对超期未认证人员、即将到期需认证的人员以及卧床不起需上门认证的人员分别建立台账。实行精准找人,建立“发短信+打电话”精准通知模式,与联通公司订立合同并推送人员名单,定期向联通公司推送数据,以短信形式精准通知到人。今年以来,平定县社保中心向联通公司累计推送10617条数据,推送认证短信7000余条,向超期未认证的1000余名待遇领取人员通过打电话的形式一一告知。开辟认证绿色通道。为方便退休人员进行线下认证,平定县社保中心特设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绿色通道、企业退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绿色通道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绿色通道,并在政务大厅设置醒目标识。截至目前,全县认证率保持在99%以上。
盂县创新宣传方式,建立“流动式”宣传机制。2024年以来,盂县充分利用各乡镇开展乡村振兴招聘会的契机,同步开展“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政策宣传和业务指导。以仙人乡、孙家庄镇、苌池镇、秀水镇、上社镇、西烟镇等乡镇传统庙会契机,盂县人社局与各乡镇政府联合,开展“找工作、流动服务送岗下乡,办社保、基层站点村村覆盖”活动。活动现场设政策宣讲台,发放集基层服务事项清单、就业政策手册、公共就业指南、招聘岗位信息明细等相关资料于一体的人社服务便携包,并且带领大学生村官现场宣传政策,讲解业务流程,实现“业务办理不出村、就业社保全覆盖”,让广大参保群众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
郊区立足资源优势促进创业就业。郊区依托资源丰富、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等优势,充分利用基层服务站点优势,促进村民就近就业。下烟村依托白泉工业园区落户优势,成立村企共建联合党委,采用“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居民充分就业。通过建立“三包联”(村支“两委”包企业,党员村民代表包院落,妇联执委包重点人群)区域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统筹做好就业、社保等各项工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力争让12家落地企业满意,村里上百名劳动力在企业稳步就业,实现了村民就近就业,为就业和社保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千亩坪村通过重点打造生态休闲、康养娱乐、古驿文化等乡村特色旅游亮点,有效带动了村民创业就业。山西千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山西千百绿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及上千亩坪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项目工程等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本村现有旅游从业人员55人,已建成餐饮店、商超等12家,为全村就业创业工作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高新区建立“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模式。“大数据”是建立社保中心与服务站点“点对点”对接沟通机制,社保中心定期将需办理的业务数据发到各人社服务点,强化信息共享,主动为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各服务点集成参保状态、待遇查询、资格认证等业务,实行“一站式”流程办理,全程电子化一次办理社保多项业务,做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同时,依托人社服务一体化系统平台,为群众找寻合适的岗位进行推荐,实现了人与岗位的精准匹配,为群众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网格化”是将“就近办”站点就业服务嵌入社区服务大场景中,各服务点每周定期摸排岗位需求、就业人员、技能培训需求、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就业帮扶台账,通过线上线下建立就业招聘渠道。依托暑期班、老年活动等各类服务活动宣传就业政策,提供就业服务。“铁脚板”是社保人员定期到各站点开展日常业务指导、答疑解惑、走访检查等工作,手把手教办、帮办,明确高频业务服务清单、服务流程,明晰基层工作人员具体工作内容和职责,为事项下沉、多场景服务提供全面的业务支持。同时,以提升就业服务品质为宗旨,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基层站点工作人员以开展春风行动、走进高校社区等大型活动为载体,积极指导社区(村)将企业招聘和零工招聘相结合,每周在高新区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全区零工岗位信息,促进了大学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人员快速就业。
下一步,全市人社系统将按照各县(区)推进情况总结经验,针对存在的各项问题不断完善工作,让民生实事切实惠及广大群众,提升我市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