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月色,披着冷风,我急匆匆走在回家的路上。
“烤红薯喽——”一声绵长的吆喝,忽然不及防地跃进耳朵。心猛地一个激灵,目光穿越冰冷夜色,四处搜索,终于在一个街角望到那个可可爱爱的大铁炉。脚随心意,踩着轻快的欢喜,忙不迭地赶过去,像是去见一个久违的亲人。
我坚定地以为,没有红薯的冬天不能算真正的冬天,就像沙漠里没有沙子,北冰洋里没有冰川。
小时候的冬天,经常在天色朦胧的傍晚,母亲就着闪闪烁烁的煤油灯,拿着刀,把洗净的红薯削了皮,再一下一下切成小小的块。我就在灶前帮母亲烧火。间或,母亲会给我一小块,白白嫩嫩的,抑或白里透着红,一口咬下去,脆生生的甜,于是,总忍不住再央一块。母亲做事利索,我的风箱还没拉几下,摇摇曳曳的昏黄灯光下,母亲就切好了一小筐。
母亲是做红薯粥的好手。不浓不稀的玉米糊里,包裹着块块红薯,薯香和玉米香缠绕在一起,那种温温厚厚的香,带着母亲做饭的温情,在不大的厨房里缭绕,再冷的冬天也暖和起来。我喜欢坐在散发着余热的灶前,手捧一碗红薯粥,甜甜蜜蜜地吃,恍若整个身心也暖暖甜甜的了,直吃得浑身汗津津,便觉得拥有了世间最曼妙的美好。
红薯不但暖胃,而且牵着我们孩子的奇思妙想。那时不知是谁的主意,开始流行冻红薯。找一个特冷的傍晚,选一块俊俏而心仪的红薯,揣在怀里,猴一样爬上斜在角落的梯子。干什么呢?把心爱的红薯放到屋顶上,这大冷的天,天地就是一个巨大的冰柜呀。
第二天一早,不用父母喊叫,我们早已起床,把那块红薯拿了下来。红薯经寒冬的点化,变得硬邦邦,钢筋铁骨般,经常,还会蒙上一层洁白的霜,朦朦胧胧,白纱一样,闪着银色的光。艰难地削去外皮,一口啃下去,红薯纹丝不动,牙根已开始凉得打战,心却欢快地跳跃。泡在冬日新鲜的阳光里,抱着冻僵的红薯,啃得不亦乐乎,每啃一口,都有着凉凉的惊喜。经夜的红薯,少了平日的脆爽,却多了不忍分离的坚韧与劲道,一如离乡的人儿,时间越久,乡情却愈加浓厚。
那时,我们也烧红薯。母亲做好饭,我们就围到灶前,用热热的灰烬把个红薯埋得严严实实,待到半晌,在灰烬里寻到那块红薯,软软热热的,刚刚好,伴着淡淡的香,吃到嘴里,便觉得有了依靠而踏实起来……
卖红薯的爷爷掀开铁炉盖子,一团白白的烟气,犹如久别重逢的亲人,亲亲热热地扑上来,让奔波在外的我倍感亲切。
手捧热乎乎的烤红薯,那些染满薯香的淳厚岁月,仿佛在遥远中苏醒过来。母亲昔日的笑颜愈发清晰,温暖着我孤寂冰冷的心。(程春梅)
近日,济源中院分管领导“盯着问题”“带着建议”到万洋集团开展送法讲座,受到企业高度评价。
2024-12-18眼下,正值头茬大棚草莓成熟上市时节,不少游客走进大棚抢“鲜”品尝,体验采摘乐趣。
2024-12-18近年来,济源全力打造智慧供水,构建智慧化供水体系,把地下复杂的配水管网系统由“暗”转“明”,并以数字科技赋能供水链全端,时刻保障城市供水“生命线”健康运行。
2024-12-18近日,济源市妇幼保健院接诊了一名由其他医院转诊过来的异物卡在支气管的患儿。
2024-12-18济源: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示范区持续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学生们普及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