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绚烂至极,归于静美

2024-11-29 10:10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远处蔚蓝天空下是娲皇谷斑斓的秋天。深沉。辽阔。寂静。

  拾级而上,阳光透亮,像金子般洒在树叶上。一树一树的秋天,悄悄地,靠近我的心灵。

  加缪说:“秋天是第二个春天,每一片叶子都是一朵花。”红的,饱满的红,将红未红,黄的,金灿灿的黄,将黄未黄……清风徐来,它们幻化成蝶,在澄澈的天空下,载歌载舞。

  而我的心,也随着落叶在风里飞扬。此刻,我可以暂时卸下肩上的责任,我可以暂时放下手里的家务,我可以暂时不用惦记谁,我可以暂时从烟熏火燎的生活中抽身,给我的身心,放一个假。在娲皇谷温暖安静的秋天,聆听天籁之音,聆听自然与灵魂的私语。

  偶尔,有三五个鸟儿从枝丫飞起,扇动着美丽的翅膀,在空中盘旋,随即又消失在丛林中。

  还有成片的野菊花,开得灿烂,开得热烈,在仙境般的娲皇谷,遗世独立。

  深秋的氛围感,瞬间满满。

  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秋天。那是经历风霜后的涅槃,平淡,从容。不再急于求成,不再苛求世俗的认可。只想认真地生活,认真地处世,让一切水到渠成。即便不成,又如何?就像秋天的野菊花,独自美丽过,就好。

  大自然总是给人无穷的启迪。它和书籍一样,提高我们的认知,丰富我们的人生。想起这样一句话:“我喜欢风的透彻云的漂泊草的荣枯。”多亲近自然,不和俗事纠缠,我们的心灵,便辽阔而沉静。

  就像娲皇谷的秋天,我读了又读。

  它真的是一本好书。

  一路欣赏。一路感悟。

  它是绚丽的,但不浮夸。大美无痕,这就是娲皇谷的秋天。它自然,纯粹,深情,值得我一品再品。想起最初写作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华丽辞藻都堆砌,美则美矣,可痕迹太重。当我八十岁的时候,我希望能用婴儿般的语言写作,简单,干净,无痕。就像娲皇谷温润的风。

  一路前行,阅尽深秋美景。没有任何来由,我忽然对同行的朋友们说了一句话:“再过五十年,我们已不复存在。”是的,我们几个已是知天命之年,又怎么能违背自然规律?朋友接了一句:“可这山还是这山,这红叶还是这红叶。”时间不会停滞。唯有人,只是沧海一粟。于是,顿生惆怅。这一幕永远深深地定格于我的记忆中。当我八十岁的时候,我依然清晰地记得这个秋天,我们一起度过的最美秋天。我还记得那天空如丝,远山如黛,晚霞如锦,红叶如梦。而你我,眼里有光,心中有景,依然少年模样,永远少年模样。

  “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心存敬畏,心有静气,是我在这灵秀之地,对时间的承诺。

  返程,仰望远山,“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难道王绩写的是娲皇谷的秋天?我一时竟分不清诗里诗外了。

  这个有着原始自然和质朴的村庄,地处偏远,更无车马喧嚣。我们带着憧憬而来,它亦未辜负。那群山映画,每一棵树,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儿,每一声鸟鸣,每一滴露水,每一缕微风,都自带连绵不绝的诗意。融入其中,我也是风景。人与景能如此契合,是缘。

  而赏此美景,身边还有朋友的陪伴。更幸。有时是多人同行,更多的时候是我和她同行。看不够的美章,说不完的话题。这一天一夜的行程,我们从未分开。她一直顾及我的感受,让我踏实。而且这份踏实于我而言格外重要。

  认识她是偶然也是必然。说偶然,是一次开会时我俩邻座,寒暄几句后加了微信,之后无联系。再一次开会时,我俩又挨着坐,话就多了。说必然,是因为在同一个圈子里,人本来就不多,总会认识。而加深我俩感情的,是去年的一次采风活动。因陪伴孩子,我已多年不参加活动,孩子去了外地上学后,我才重拾自己的爱好。而此时,人员不断地流动,许多人我已不认识,处境有点尴尬。是她,在两天一夜的采风过程中,一刻也没有离开我。我们好像已认识很久很久。我知道,她已走进我的生命里。

  灵魂相通的人,迟早会遇见。

  入夜,我们在娲皇谷大食堂用餐。我平时滴酒不沾,这次却小酌了两口。在这样美好的深秋夜晚,需要这样的仪式感。我们碰杯,什么也不说。

  或许,平淡才是最深情的告白。

  走出餐厅,远离城市的灯火通明和喧嚣沸腾,娲皇谷的夜晚,寂静,伸手不见五指。繁星点点,天空那么高,那么远。我们站在桥上,听流水潺潺。偶尔,有清风浅唱,虫儿低吟。我能感到,有树叶轻轻落在我的肩头。

  我在黑暗中冲她微微一笑。

  我们走着,还是什么也不说。

  一切刚刚好。(韩慧娟)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