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宋韵半城水 《文脉春秋》邀您共探古都开封
关注济源网微信
1000多年前
它是宋朝的定都之地
彼时,这里汇聚天下钱粮
人口超过百万
《东京梦华录》记载
“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娱乐百戏繁荣
中华饮食文化初具雏形
科技制造站在巅峰
至今
建城2000多年
头顶着悬河之险
地下有“城摞城”奇观
这就是中国最著名的古都之一
开封
一城宋韵半城水
开封城位于黄淮海平原西部
西靠太行山脉,北依黄河
自古水系发达
素有“北方水城”之称
水网密集,土壤肥沃
是农耕时代
建立都城的理想之地
今天的开封仍然湖泊遍布、河道纵横
一座北方城市
却宛若江南水乡
其实从建城伊始
水,就是开封城文脉不绝的秘密所在
隋唐时期
中国第一条贯穿南北的人工运河——
隋唐大运河开通
汴河是运河穿越开封的河段
黄河与汴河
拱卫着开封古城
使它在2000多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都是华北平原腹地的
水运交通枢纽、商贸重镇
开封城下几座城?
开封城地处黄河下游
向北不足10千米就是黄河大堤
千年来,泥沙淤积
黄河河床不断抬高
成为高出近10米的“地上悬河”
开封所在区域
在2000多年的时间里
黄河在此决口300余次
洪水退去,留下淤泥
不断抬高地面
历代古城层层叠压
开封形成了举世罕见的奇特景观
“城摞城”
考古发现已经证明
战国时期的魏国大梁城
在地下约12~14米;
10~12米是唐代汴州城;
8~10米是北宋东京城;
7~9米是金代南京城;
4~6米是明代开封城;
1~3米是清代开封城
《清明上河图》中的美食
今何在?
开封鼓楼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
后发展成开封的商业文化中心
今天的鼓楼广场
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所在地
在夜市售卖的数十种小吃里
灌汤包最受欢迎
灌汤包面皮不经发酵
加入皮冻的肉馅被23道褶封入包子里
很多人以为灌汤包是江南小吃
事实上,早在北宋时期
“灌汤包”就是开封有名的美食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
开封七十二家大型酒楼之一的“王楼”
推出的“山洞梅花包子”
就是老饕食客们的心头好
1000多年前
南北各种特色食品
沿着大运河涌入开封城
北馔、南食、川饭、素食共聚开封
中华饮食文化在开封初具雏形
饮食不仅要有风味
更要有周到的服务
宋代《清明上河图》中就已经出现了
端着食盒送“外卖”的小哥
大宋百姓的“娱乐圈”
如今,在开封流行的豫剧祥符调
最早可追溯到北宋开封盛行的诸宫调
彼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
人口超百万
一种新型的市民娱乐场所
瓦肆勾栏应运而生
瓦肆勾栏,是由栏杆搭建的
有顶棚的半固定演艺场所
门口有人把门收费
保证商业收益
除了边弹边唱的诸宫调
还上演杂剧、掉刀等项目
被称为“百戏”
大型瓦肆可容纳上千人
戏台、后台、观众席、高级座位
一应俱全
中国古代剧场建筑的基本形制
也由此奠定
“铁塔”真是铁铸的吗?
铁塔,名为“祐国寺塔”
是开封古城现存的
两座宋代建筑之一
至今仍是开封古城内
视觉上的制高点
铁塔高55.08米
八角十三层楼阁式
仿木结构
遍体砌筑褐色琉璃砖
犹如铁铸,得名“铁塔”
铁塔所用的琉璃砖
有28种规格之多
显示出极高的烧造工艺
琉璃砖上装饰着动物、神兽
花卉、人物等50多种图案
在建成后近千年的时间里
历经43次地震、6次洪水
未发生较大倾斜,屹立不倒
铁塔中心是实心筒状体
外围是琉璃砖等部件
组成的另一层筒状体
当受到来自风和地震的力量
两层筒状体之间的空间可以部分抵消外力
保证塔身的稳固性
这种筒中筒结构
在现代高层建筑中依旧广泛使用
铁塔建成的40多年后
北宋建筑学家李诫
在开封以工程实践为基础
编撰了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
它也成为北宋官方颁布的
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直至今天
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
依然要参考《营造法式》的相关标准
今天的开封博物馆
陈列着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
活字印刷术、针灸铜人等展品
令人目不暇接
北宋开封在陶瓷、印刷
金属冶炼、武器制造等多个技术领域
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后世影响深远
8月26日
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档
《文脉春秋》邀您一起
观大宋风华,探河南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