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三治”融合绘就和美乡村底色
关注济源网微信
抵制高价彩礼,树立婚嫁新风;道德模范涌现,传递榜样力量;“法律明白人”推进乡村法治建设……近年,梨林镇水运庄村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完善自治机制,丰富德治内涵,构建法治体系,深化“三治”融合,弘扬新风正气,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以自治为核心,引领移风易俗。据了解,目前水运庄无一例赌博事件,结婚彩礼不超过6万元,村内所有家户办理“白事”一律不收取礼金,党员群众共同无偿参与办理,崇尚文明、遵守公德的良好风气已经逐步形成。
为生活减负,为新风添彩。一直以来,水运庄村充分发挥“一约五会”作用,吸纳村里的老党员、乡贤、村民担任理事、成员,结合村内实际,制定理事会章程。并将移风易俗工作写入村规民约,带动村内群众自觉投身于移风易俗工作中,禁止赌博,改变大操大办的陋习,提高红白事简办率,通过花样宣传方式真正让村规民约落地见效。
“大事简办,小事快办,省时省力又省心。”在村民的声声赞美中,水运庄村的“小改变”促进了文明“大提升”,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以“德治”为纽带,沐浴移风易俗。在水运庄村,榜样力量时刻引领着文明乡风,成为和美乡村的生动诠释。近年,该村持续开展“道德模范”“好婆婆”“好媳妇”“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推荐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村里“好人”的带动作用,把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群众的生动实践。
婆婆因突发性脑出血成为植物人,好儿媳丁宁宁四年如一日照顾她,用她坚强、善良、博爱的情怀,向村民传递尊老敬老、互助互爱的良好风气和正能量;残疾母亲马宗芳不向命运低头,她用伟大的爱与奉献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充满希望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会了勇敢、坚强、善良和担当;当家庭遭遇变故,三个年幼的侄女面临无人照料时,她们的伯母马士娥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承担起照顾孩子们的重任,她用爱与付出,书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温情故事……
用“身边人”感染“周围人”。在水运庄村,这些“看得见、信得过、学得到”的榜样队伍愈发壮大,助推公民道德建设,引领带动集体向上向善。
以“法治”为保障 ,护航移风易俗。水运庄村积极发挥“法治”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积极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现该村共有5名“法律明白人”。
“我们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水运庄村“法律明白人”严继发介绍,他们充分发挥基层社会治理“生力军”作用,围绕乡风文明,结合《河南省文明促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活跃于田间地头、奔走在各家各户,主动参与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法治化水平。(记者 王莉 通讯员 袁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