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济源县志·祀典》
轵城镇泗涧村 聂政祠
范曾 竹林七贤
古琴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拨乐器,位居中国古代高雅艺术 “琴棋书画” 四艺之首。据《史记》记载,古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和古琴制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河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古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优良的传统。据《诗经》记载,早在公元前662年,卫国人就在楚丘(今河南濮阳西南)开始造琴。
济源是济水的发源地,位于传统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古琴文化同样底蕴丰富,魅力独特。
一、黄帝造琴辟天地,始祖伶伦作律吕
在济源,有轩辕黄帝祭天和黄帝战蚩尤的记载。《济源县志·山川》:“王屋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山形如王者车盖,故云。绝顶有坛,为轩辕祈天之所,故又曰天坛。”唐代著名道士杜光庭考证并在《天坛王屋山圣迹记》中记述:“黄帝于元年正月甲子,列席王屋山,清斋三日,登山至顶,于琼林台祷上帝破蚩尤,帝遂敕西王母降于天坛。母既降,黄帝亲供侍焉。王母乃召九天玄女,授破蚩尤之策。黄帝依命杀蚩尤于冀,天下乃无不克,海内安然。”
《琴史补·卷一》记载:黄帝,有熊氏,名轩辕,长于姬水,以姬为姓,国于有熊,故号有熊氏。诛蚩尤于涿鹿,代神农以治天下,法令明而上下无尤。命伶伦造律吕,荣猿作十二钟,大容作《咸池》之乐。乘龙四巡,东薄海,禅凡山,作梦游《华胥引》、《八极游》。合符于釜山,以“递钟”之琴奏《清角》之音,鸣鹤翱翔,凤凰蔽日。《清角》于音为最悲,德义薄者不足以听之,春秋时晋平公令师旷奏《清角》,大风飞廊瓦,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夫乐不可妄作也。
从上文可以看到,伶伦是中国音乐的始祖。伶伦听从黄帝的指令,模拟自然界凤凰的鸣叫声,选择腔壁匀称的竹管,制作了十二律吕: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还可以看到黄帝善于创作琴曲,《华胥引》最为有名。在明代朱权的著名琴谱《神奇秘谱》中,《华胥引》题解:“是曲者,太古之曲也,黄帝所作。黄帝在位十五年,忧天下不治,于是退而闲居大庭之馆,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华胥氏之国,其国自然,民无嗜欲,而不夭殇,不知乐生,不知恶死;美恶不萌于心,山谷不踬其步,熙乐以生。黄帝既寤,怡然自得,通于圣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几若华胥之国。”大意是:这是上古时期黄帝所创作的琴曲。黄帝治理国家十五年了,感觉成效不大。他苦思冥想,有一天忽做白日梦,来到了“华胥氏”的国度,那里世外桃源一般,黄帝由此找到了治国之策。于是,作了琴曲《华胥引》。
他的另一首非常有名的琴曲叫《清角》,《韩非子·十过篇》中,《清角》题解如下:“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大意是:黄帝在西泰山上召开了一次神鬼(各部落领袖)大会,黄帝通过这次大会确立了自己总盟主的地位,并且创作了《清角》琴曲以示纪念。
除制作琴曲外,黄帝有制作古琴的记录,《新刊太音大全集》在历代琴式中有“梁元帝《纂要》日古琴有清角者,黄帝之琴也”的记载。
据文献史料记载,其实其他几个中华文明始祖伏羲、神农、尧、舜、禹等,也都有制琴和作曲的记载。
《太古遗音》中有“伏羲见凤集于桐,乃象其形"之说。蔡邕在《琴操》中说:“昔伏羲氏之做琴,所以修身理性,返天真也。”可见,伏羲亲手制过琴。
桓谭在《新论·琴道》中明确提出了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道,合天地之和焉”,说明神农也创造过琴。
在古琴的基本样式中,至今保留着伏羲式、神农式和黄帝式三个古老的样式。
尧、舜也都亲自制作过五弦琴。《事林广记·礼仪纂》说:“尧使毋句作琴,五弦。”《礼记·乐记》中说:“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这充分反映历代先皇就重视古琴,也反映了古代音乐历史的悠久。
黄帝族和炎帝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黄河流域的中下游。蚩尤是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活动的地区在我国的东方。黄帝战蚩尤的传说在济源广泛流传。
据传,这场恶仗发生在邵原东面的马坡村。黄帝在王屋山的天坛峰祷告上天,求得打败蚩尤的办法,打败了蚩尤,并在邵原南苏河畔将其斩首,他的头被掷上了始祖峰,所以始祖峰也称“砍头山”,上有“尤颅寨”。由于蚩尤能战善战,人们还在马坡修建了蚩尤观。
自轩辕黄帝后,历代帝王常亲自或派员到天坛祭天,同时到济源的济渎庙祭济水神和北海神,明清时期达到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古琴仍是祀典中不可缺少的乐器。据清·康熙《济源县志·祀典》记载:济渎庙……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内,巡抚河南都察院裁定乐舞生六十四名,文庙乐器止用,歌章四名,笙二名,箫二名,笛二名,琴二名,瑟二名……
二、《广陵散》纷披灿烂,聂政鼓琴技艺超群
在今天的轵城泗涧村,有一座聂政冢,是战国时期济源轵城人聂政的墓地。还有一座聂政祠,系后人为纪念聂政所建。
聂政琴技高超。他在阙下弹琴,“观者成行,牛马止听”。他因报父仇杀韩王成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之一。
东汉蔡邕《琴操》记载: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窬(yu)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欲入韩,道逢其妻,从置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而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复报?”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者生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子之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政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
而《史记·刺客列传·聂政》中则是另一种说法,说聂政为报严仲子之恩而刺杀韩王:当时,聂政年轻侠义,因除害杀人,为了躲避仇家,和母亲、姐姐逃往齐国(今山东境),以屠宰为业。韩国大臣严仲子与国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下仇怨,想杀掉他。严仲子想方设法与他结交,聂政为报答他,孤身去刺杀韩国国相侠累。事后,为了不连累自己的姐姐,聂政毁坏面目,惨烈死去。
以上两则是《聂政刺韩王》的记载,后人为了纪念聂政,遂作《广陵散》琴曲。
《广陵散》,是中国音乐史上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排名第一,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与我国其他或清和淡雅或淳朴浑厚的古琴曲不同,《广陵散》旋律激昂、慷慨,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的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聂政为父报仇的精神,可以说是“纷披灿烂,戈矛纵横”,被称为古琴曲中的重金属。
后人托神鬼传奇让魏晋时期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得到了这首琴曲。《太平广记》记载:说嵇康好琴,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优雅,打动一幽灵,那幽灵遂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
或许嵇康也正是看到了《广陵散》的反抗精神与战斗意志,才爱上《广陵散》并与之感情深厚。据《晋书·嵇康传》记载,嵇康擅弹此曲。
公元263年,嵇康因小人钟会陷害(钟会是“楷书之祖”,与张芝、王羲之齐名的书法家钟繇的次子,曾做司徒,死后与另外两个兄弟和父亲葬在今轵城中王村,古称“钟公垒”),被司马昭所杀。临死前,嵇康俱不伤感,唯叹惋:“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从此,这首曲子因为嵇康而名闻天下。
《广陵散》的故事影响深远。因《诗经 ·小雅 ·棠棣》中有“棠棣之华,鄂不(fu)韡韡(we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的典故,1920年,郭沫若先生根据聂政姐弟俩的感人事迹,发表了历史剧《棠棣之花》,剧情概括如下:
战国时代,聂政热爱和平,深恨想发动侵略战争的秦国。他杀死亲秦的魏国大夫,与老母亲和姐姐一起逃到齐国。
韩国丞相侠累也亲秦,尚书严仲子因反对他被驱逐到了齐国,他闻聂政侠名,请聂政去刺杀侠累,为中原除害。当时,聂政因侍奉老母,没有答应。
后来,母亲去世,聂政守完孝,借机刺死了韩侯与侠累,然后自杀。担心连累家人,自杀前,毁了自己的面容。
聂梅不愿埋没弟弟的正义行为,和敬佩聂政的酒家女春姑决定去认领尸身,双双牺牲在聂政的身旁。
剧中,聂政“不愿久偷生,但愿轰烈死。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他刺杀韩王的行为超出了“士为知己死”的道德标准,升华为爱国爱家爱和平,舍身报国的崇高行为。
“去吧,兄弟呀!我望你鲜红的血液,迸发成自由之花,开遍中华,开遍中华!”聂政姐姐的呐喊振聋发聩。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期间,很快就引起了轰动。由此,聂政的故事也引起了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聂政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和舞台。(待续)(见鱼,本名李延平,河南省作协会员,济源市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在《星星诗刊》《草堂》《奔流》等发表,现供职于示范区税务局。)
近年来,济源持续强化资金保障力度,落实各项养老服务政策资金配套要求,多层次推进“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老年群体生活品质。
2024-07-24为丰富市民暑期精神文化生活,打造休闲、娱乐、纳凉场所,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参观游玩,7月初,济源文旅集团·牡丹园精心打造推出了消夏音乐狂欢夜活动。
2024-07-247月22日,在文昌路和玉川街交叉口,交警耐心向过往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宣传佩戴安全头盔的重要性,并现场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头盔。
2024-07-247月20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示范区近日印发《济源示范区2024—2025年脱贫人口增收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推动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持续稳定增收。
2024-07-247月23日,示范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部署要求,研究济源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意见。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