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开展线上人才招聘活动,签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956人;18家企业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权,可评价工种180余个;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20人……
人才流动便利度关系到营商环境的整体水平。近年,示范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首位战略,以需求为导向、以使用为中心、以实效为检验,健全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才向发展聚焦、向创新聚智、向产业聚力,全力答好“引才育才留才暖才”这一发展的“必答题”。
注重“引”,大力开展招才引智。立足主导产业、不同行业人才需求和市场环境,持续开展企事业高精尖人才需求调研,按时发布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建立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组织济源职业技术学院、重点企业赴高校开展专场聚才活动,与高校签订人才合作协议、建立人才工作联络站;持续开展线上线下人才招聘活动及招才引智数据填报;以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为抓手,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培养、使用人才,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着力“聚”,加快建设人才平台。围绕“332”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十百千”企业培育提升行动,开展创新平台梯次升级行动,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了广阔舞台;积极推进人才专项计划,用好表彰奖励政策,重点面向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一线,不断创新培养机制、畅通发展通道。
突出“留”,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聚焦产业发展需求、科技创新及影响人才成长的痛点堵点难点等问题,完善“1+1”人才政策服务体系,出台配套操作指南及《济源示范区服务重点企业用工推动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若干激励政策措施》,一体化推进落户零门槛、就业有岗位、人才发奖补、住房分类保、子女有学上、病弱享扶助等政策落地见效;健全“一城一窗一卡一码一库”服务平台,完善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体系,确保人才服务事项限时完成;完善“济源市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大厅”网站及“济源智慧人社”微信小程序,梳理整合人才信息、人才政策、人才认定等事项录入后台数据库,实现“一码集成”“掌上办结”13项基础、专属服务;更新高层次人才问题信息库,首席人才服务官、人才服务代办员通过设置服务电话、定期走访等方式,收集人才诉求和相关问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环境是营商环境的重要驱动力,营商环境是人才环境的重要保障。下一步,示范区将持续加大人才引育留用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不断推动人才流动便利度优化提升。(记者 黄一冰)
7月15日,记者从示范区财政局获悉,济源今年已累计发放各类优抚对象补助资金2639.6万元,惠及群众3.54万人次。
2024-07-167月15日,示范区党工委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丁薛祥同志总结讲话,传达学习全省第十三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及省委书记楼阳生、省长王凯莅济调研讲话精神。
2024-07-167月13日,2024年河南省济源示范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联考面试工作圆满完成。经过笔试选拔、资格复审,190名考生进入面试环节。
2024-07-157月14日,记者从示范区气象局了解到,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及南北摆动的影响,预计下周济源多阵雨、雷阵雨天气,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202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