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堂
横穿洛城而过的洛河,自华山南麓山涧流出,从远古流到现在,滚滚东去,汇入黄河。每次走近洛河,凝望奔涌向前的河水,我的耳畔总会响起一曲长歌,一曲由奔腾不息的洛水奏响的长歌。
这曲长歌,起始于“河图洛书”。“天书”一样的唱词,奠定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的根基。诡谲奇异的旋律,融进中华文明的基因、融进中华民族的血脉。唐代诗人李矫在《咏洛》一诗中写到“神龟方锡瑞,绿字重来臻”,歌颂洛龟负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光明。可以说,一开唱,洛水长歌便注定成为一首经典之歌,传唱在历史的时空。
洛水长歌的节奏,快起来像急流穿越峭壁峡谷气势磅礴,慢起来又如涓涓细流浸润大平原悠然自得。在或快或慢或激流或舒缓的河水中,倒映着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画面中,既有“开元盛世”的安康,也有“安史之乱”的动荡;既有“朱门酒肉臭”的奢华,也有“路有冻死骨”的苦难。打捞历史的画卷却发现,定都洛阳的十三个王朝,就像洛阳城头不断变换的旗帜,早已散落、深埋在历史的河床深处。唯有洛河水浅吟低唱,诉说着洛阳城兴衰迭替的辉煌与落寞。长歌一曲,怎能不令人荡气回肠,愁绪长流!
洛水长歌,串起洛河岸边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悠悠长河中,帝王将相、圣哲鸿儒、文宗科魁、良史名医、巨贾巧匠,风云际会,集聚洛阳,一时群星灿烂,光耀河洛!仅就文学而言,汉代歌赋、建安文学、汉魏文章、唐诗宋词、竹林七贤,一座座耸立的高峰,承载着多少河洛儿女自豪的荣耀、思想的厚重。洛河沿岸,为数众多的具有鲜明河洛特质及历史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错落有致,如龙门石窟、汉函谷关、二里头夏都遗址等,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吸引着人们前去访古览胜,探寻河洛文明的基因图谱。洛水长歌,又如艺术长廊,多姿多彩,美不胜收。
洛水长歌里,有凄美动人的传说,也有气壮山河的故事。当曹子建蘸着清清河水写下名篇《洛神赋》,当洛河女神伴随歌声翩翩起舞,一段缠绵的爱情故事,悄然融入洛河之水,绵绵不绝地流淌。河水带走的是时间,带不走的是不老的传说,还有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周公营建洛邑定鼎中原,司马迁忍辱负重编著《史记》,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传说也好,历史也罢,无不化作一个个音符,在洛水长歌的乐谱上跳动,留给后人品评、弹唱。
洛水就是一曲没有休止符的长歌,千百年来,依然清悠悠地奔流不息,深情地吟唱着,孕育了千百万河洛儿女,也不知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故事………
每次站在洛河畔,看洛水东流,流过时间的河道,流向历史的深处,我总能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绵长柔韧的根脉与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听洛水长歌,我总能感觉到内心深处模糊的文明印记被刷新、沉睡的历史记忆被唤醒。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热血澎湃,不能自已,一股文明传承的力量在胸中激荡,催人奋进。
日前,记者从示范区工科局获悉,在近期揭晓的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名单中,济源企业拿下两席,取得历史突破。
2024-06-27园区配套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补短板谋长远的现实需求,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2024-06-27盛夏时节,济源大地,各类果树硕果累累,预示着丰收季节即将到来。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群特殊的“园丁”在果园中忙碌,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为果农送上丰收的“金钥匙”。他们就是省核桃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示范区工科局和五龙口镇科技服务队的成员。
2024-06-27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决策部署,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近日,济源出台《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十二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推动解决欠薪源头治本。
2024-06-27示范区举行2024年6·26国际禁毒日集中宣传活动 6月26日,文化城西广场,民警正在为市民普及禁毒知识。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