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再热也要“赶时髦” 年轻人“夜爬”成新潮流
关注济源网微信
“今天‘夜爬’王屋山,探索自然奇观,体验生态之旅,有要去的吗?”6月22日上午,旅游达人苗锋在几个微信群里发出邀请,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夜爬”王屋山。
所谓“夜爬”,就是人们在夜晚爬山,不仅能锻炼身体、愉悦心情,还能欣赏自然风光,成为近年来年轻一族颇为青睐的户外运动。
“夜爬”流行开
“家里睡不了觉吗?”“年轻人体力真好啊。”……面对微信群里大家的调侃,苗锋不以为意。
当晚,苗锋和旅游“搭子”张冬利等人如约来到王屋山。
“没想到周末人这么多。”到达目的地,一向见多识广的他还是吃了一惊。趁着周末休息,当天参加“夜爬”的有三百余人。虽然夜幕降临,但大家的斗志丝毫不减,每个人穿戴整齐,摩拳擦掌,向着山顶出发。
凌晨0时30分,苗锋和张冬利等人到达王母洞。短暂休息过后,一行人继续出发,凌晨2时,众人达到山顶,搭起简易帐篷,等待日出。
凌晨4时许,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脸庞,预示着新的希望和新的开始,登山爱好者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这美好的瞬间。
“日出真美,等放暑假了我要带孩子们来看。”苗锋激动地说。
成功登顶
对苗锋来说,这不是他第一次参加“夜爬”活动。前段时间,他和爱人王云飞以及其他“搭子”们一起“夜爬”了泰山。对于苗锋的“疯狂之举”,王云飞很支持。她表示,“夜爬”能让年轻人从日常生活压力中暂时抽离出来,从壮丽的自然景观中获得心灵上的放松和平静。另外,“夜爬”也是一种社交和团建的方式,大家共同面对困难,相互扶持,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信任,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
“夜爬”有风险
户外有风险,“夜爬”需谨慎。对喜欢寻求刺激的年轻人来说,传统的白天爬山可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冒险和挑战的渴望。需要注意的是,夜晚视线受限,登山者无法清晰辨别山区的地形地貌,每走一步都需要依赖头灯或手电筒等,给爬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另外,据苗锋介绍,夜间登山,山区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容易导致人体失温;植被覆盖率高,视野较差,极易迷路,发生意外跌落等情况;夜晚是野生动物较为活跃的时段,增加了遭受攻击的可能性;一旦发生意外,夜晚救援视线受阻,定位困难,会增加救援难度。
“大家爬山时一定要量力而行,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苗锋表示。
“夜爬”需注意
近日,示范区文旅部门发布“夜爬”登山注意事项,指出“夜爬”活动要做到规范有序,所有“夜爬”爱好者约定统一地点集合,统计人数提前向景区办公室预约报备。王母洞片区目前属于待开发区域,暂不对游客开放,禁止游客在此“夜爬”。
示范区文旅部门温馨提示:夜间索道停止运行,徒步通道无任何交通工具,请大家量力而行;因徒步上山路线长,极耗费体力,年老体弱者、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孕妇、儿童等特殊群体切勿盲目选择徒步上山;请务必提前关注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爬山时间;禁止走未开放区域、岔路小路,以免发生意外;林深月黑,山路崎岖,台阶较多,要注意安全;王屋山属高海拔山区,昼夜温差大,“夜爬”前做好准备工作;需结伴而行,切勿单独行动。
与此同时,王屋山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景区将主动作为,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供更优质的安全保障和服务保障,提升“夜爬”活动的安全感、体验感和舒适感。(记者 王莉 文/图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