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陪读的日子

2024-06-19 09:5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克盈盈

  陪读的日子总是让我很珍惜。与其说是陪伴孩子读书,倒不如说是借机为自己找回遗忘的时光。

  陪读的机会很少,拼的就是手速和眼力。儿子进入高三以来,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新增了一项服务“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伴学习。每周末,班主任会不定时地将下周陪读时间在群内发布,谁接龙快,谁就能抢到陪读名额。陪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六十名家长,一周五次陪读,也就是三个月轮一次。但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把群消息设置为提醒状态,但凡有个风吹草动,就立即行动,绝对做到眼疾手快,于是每个月我基本上能争取一次陪读的机会。

  陪读究竟怎么陪,起初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如首次做父母,总有些磕磕绊绊。第一次陪读,我挑了本晦涩难读的书,心想着得装个样子,得让孩子们见识下我的高深莫测。结果,孩子们都只顾着埋头刷题,连晚饭都是在一刻钟内解决的。晚自习,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落笔的沙沙声和风扇旋转的呼呼声。四个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也许是受孩子们拼搏奋斗的影响,我竟摘抄了大半本的读书笔记。

  陪读本没有定式,陪的人多了,竟也成了一种模式。班里也不乏有经验的家长,他们用心地准备了留言本,搭起了家长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于是,家长们你一笔我一笔的,把对老师孩子想说却未来得及说的话都留在了纸上。纸短情长,半年过去,竟也有十厘米之厚了。很多话说出来未必有力量,但一旦形成文字,总要掂量掂量其力量,因此家长的留言一经写下,便自带三分重量。其他班级师生闻讯,也纷纷效仿起来。

  陪着,陪着,竟生出了情愫。安静的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聆听着老师的教诲,徜徉在书本的海洋里,放飞着青春的梦想,感受着人世间最纯粹的相处,躁动的心也慢慢停下来。时间空了,心却被填满了,就如国画中的“留白”,让作品意境得以无限延展,更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妙。留白的时间多了,我把《四时之诗》《瓦尔登湖》《飞鸟集》《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为什么你总是害怕来不及》又读了一遍,借着阅读产生的激情,我奋笔疾书,还写了两篇散文《致青春》《父亲的执拗》《我的高考》,在省、市级媒体发表。

  进入高考倒计时的陪读更让我记忆深刻。临近高考,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班主任听说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便想让我给孩子们做场心理减压讲座。于是,我结合积极心理学、中医按摩等知识,给大家进行普及,并把我和儿子相爱相杀的相处模式进行分享。没想到分享完,师生们竟乐得前仰后合,课堂氛围顿时轻松了很多。而我呢,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为同学们分享几次减压技巧后,我的焦虑值也从56分降到了28分。

  回顾我的陪读心路,虽然仅有十次,短短48个小时,但是让我回味无穷。正如摩西奶奶说的:“你要去相信,时光且长,你终将长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拥抱独属于你的未来。”我想多年以后,一定会非常怀念这段时光,因为它不仅见证了孩子们最后的拼搏,也见证了我们曾经遗忘“留白”的时刻。(李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