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一过,天气就变得异常炎热起来,日头也分外毒辣了。回老家的路上,经过大片麦田,阵阵干燥的风吹过来,金黄色的麦浪一波波地起伏着,沙沙作响,整个村庄就都有了麦香的味道。路边,有人正拿着木钎扬麦子。不远处,收割机的轰鸣声依稀可闻。
是的,该开镰了。
突然想起小时候收麦的种种情形。“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起得最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吃完母亲提早炖好的几个鸡蛋,父亲便带着头天晚上磨好的镰刀和铲子匆匆下地了,就是想趁着太阳还没露头,抢时间,赶进度,简直就是分秒必争。直到中午,他们才疲惫地回来。匆匆吃过午饭,便又匆匆离开。这一忙,往往要到天擦黑了才肯回来。在炎热的季节里,父亲就是那样一手薅住麦子,一手拿着镰刀,从左往右,一把,一把,又一把,要把这个动作重复了好多遍才能向前挪动一小步。都说一步一个脚印,可是对收割小麦的庄稼人来说,跨出去一步不知道要留下多少个脚印。实在累了,父亲就用搭在脖子上的毛巾抹把头上的汗,用胳膊支撑着膝盖,吃力地直起腰来,喘上几口气,再弯下腰去。那样的情景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来形容,大概最合适不过了。
直到现在,我都认为收麦是那个时候我所见过的最声势浩大、激动人心的工程。磨镰、割麦、拉麦、摊场、碾场、翻场、收场、扬场、晒麦、装袋入仓……一环扣一环,简直跟打仗一样。家家都有好几亩地,就算男女老少齐上阵也还是忙不过来。记得每年夏收时节,邻村的舅舅和表哥都要来帮忙,一回都没落下过。这个时候,你再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到处都是一派紧张的景象:收割的收割,运输的运输,打碾的打碾,人背、畜驮、车拉,马路上,麦地里,麦场上……无处不欢歌,无处不热闹,无处不忙碌。父亲用双手握着木钎,一铲一铲地往袋子里倒,还不及麻袋高的我们即使被小麦中夹杂的灰尘迷了双眼,也要努力睁开眼睛,笨拙地帮父亲张好口袋。有时因为没撑好口袋,麦子便被撒得到处都是,记忆中不知道被父亲骂了多少回。
不过,美好的场景也还是有的。一张凉席往麦场一铺,我们享受着夏夜的微风,听着父辈讲故事,数着星星入梦乡;拼命爬上大人辛辛苦苦堆好的高高的麦秸堆上肆意玩闹;偷偷喝光父亲藏在柜子里或床底下的小香槟……一切的一切,至今想来仍觉得愉快非常,也温暖无比。如今,时过境迁,山乡巨变,麦收时节再也找不到老牛拉石磙和人力翻场的景象,诗人笔下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的场景也渐渐远去。我们早就迎来了 “割麦不用镰,打麦不用场”的时代,曾经熟悉的农用物件也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遥远的回忆。
很多时候我在想,从前的日子那么苦,为什么我们还是会怀念?其实,我们怀念的并不是那段岁月,而只是因为那段岁月里,藏着我们最亲爱的人以及最深情的往事。(卢虹燕)
为进一步规范粮食经营行为,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连日来,示范区相关部门通过检定服务、告诫提醒、监管巡查等措施,全力护航夏粮收购。
2024-06-186月17日,记者从济源海关获悉,2024年1至5月,济源进出口总值189.6亿元,稳居全省第二位,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7.4%,增速居全省第四位,高于全省增速33个百分点。
2024-06-186月17日,河南济新高速公路黄河大桥项目施工现场,中铁四局工程技术人员吃西瓜解暑。
2024-06-182024年乐居济源林下住房展销会启动以来,参展企业“真金白银”的优惠举措,吸引众多市民前来逛展、购房,各项目楼盘销售业绩迎来高峰。
2024-06-186月11日,示范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围绕廉洁纪律、群众纪律进行研讨交流。
202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