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如何才能轻松上阵
关注济源网微信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转眼间,5月已到尾声。对高三学子而言,高考迫在眉睫。面对“余额”不足的时间,广大考生奋力拼搏,积极备考。
高考是一场大考,想要取得理想成绩,不仅要求考生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还要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眼下,距离高考只剩一周,考生该如何准备,才能调整至最佳的应考状态呢?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资深教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他们从专业角度给考生提了不少建议,大伙儿不妨听听他们怎么说。
与高考保持同频作息
在最后的备考阶段,为了能将身心状态调整至最佳,考生不妨从现在开始与高考保持同频作息。
“在高考前的这段时间,考生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不能过于兴奋,也不能过于低沉。”高级中学教师李斌介绍,在最后的时间里,家长要帮助孩子调整作息,比如将休息、起床的时间调整至高考时间,以免在高考期间出现迟迟无法入睡的情况。“这几天,考生应避免熬夜学习。”李斌说。
考生除了与高考保持同频作息,饮食方面也应注意。
“考生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一日三餐按时吃。”营养师李自恒介绍,良好、科学的饮食习惯不仅能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还能帮助考生缓解学习压力。“家长及考生也不能因此走进饮食误区,盲目进补。”李自恒说。
“高考期间,考生要注意饮食总量,不能吃太饱,食物摄入过多,会影响到大脑血液供应,容易犯困。”李自恒表示,天气炎热,不少考生为了解暑,会食用水果、饮料。这些东西虽然能补充水分,但要注意食用方式。“比如眼下应季的西瓜等水果,考生尽量吃常温的,避免因食用过凉的水果导致肠胃不适。另外,尽量以凉白开、蜂蜜水来代替冰镇饮料。”李自恒说。
注重细节方能脱颖而出
在高考这场大考中,每年会涌现出不少“黑马”。这些学子虽然平时成绩不突出,在高考中却能超常发挥。
在李斌看来,想要脱颖而出甚至超常发挥,考生一定要注意细节。一些不经意间的细节,往往决定了最终的成败。
“在最后的时间里,考生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的高考真题,让自己适应高考的出题、解题方式。”李斌介绍,除了历年高考真题,考生还可以利用最后的备考时间,将自己平时积累下来的错题拿出来多温习,特别是弱势科目,要努力补齐短板。
“考卷发放后,考生要第一时间在规定的地方写好姓名和准考证号等信息,然后对试卷整体进行审读,做到心中有底,以便灵活应答。”李斌介绍,由于每场考试时间有限,所以考生答题时,尽量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做自己会的题。这样不仅能增强考生的自信心,还有利于他们集中精力做不擅长的题。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做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准确把握题意。“备考阶段,考生做的题比较多,有一些看上去有些相像,如果不注意审题,很容易答错。考生做每一道题都要百分之百专注,以免错失分数。”李斌表示,高考即将到来,祝愿所有考生能乘风破浪,超常发挥,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
考试前要检查重要物品是否准备齐全
每年高考期间,各类如忘带准考证、身份证,甚至走错考场的新闻时有发生。虽然在民警、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些考生往往能顺利进入考场,但是在经过一系列突发状况后,心态难免会受到影响。在最后的时间里,考生要提前查看考场,并将自己的身份证、准考证等妥善保存。
“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帮助孩子提前将考试所需物品准备齐全,放在显眼位置。”李自恒介绍,“高考所需证件要提前准备,如果不慎丢失,也有时间进行补救,不可等到临考前再准备,以免发生意外。”
根据规定,开考15分钟后,考生不得进入考点参加考试,所以考生要提前熟悉自己所在的考点、考场。
“离考场比较远的考生,要提前进行踩点,并根据自己的出行情况,预备足够时间。”李斌介绍,考生进入考场后,先熟悉环境,检查自己的桌椅板凳是否有破损,并根据桌椅板凳的情况调整坐姿。
天气炎热,考生在考试期间尽量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以免因出汗影响状态。
值得考生注意的是,高考期间,如果出现身份证、准考证丢失,走错考场等情况,一定不要惊慌,迅速冷静下来后,第一时间向老师、志愿者、民警等寻求帮助。(记者 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