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深入人心 “典”亮美好生活
关注济源网微信
“民法典进乡村”主题宣传活动现场(图片由示范区司法局提供)
今年5月是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推动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提高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意识和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示范区司法局联合开展“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示范区各级、各部门围绕各自工作职责,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典”进企业,助力营商环境优化。5月21日,济源经开区以“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辖区中联水泥等企业开展“优化营商环境 护航企业发展”普法宣传,围绕民法典中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条款、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法律应对措施等内容,向企业负责人宣传讲解;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围绕企业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详细解读,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规避法律风险。同时,普法志愿者向企业职工发放民法典宣传页,指导企业职工在生产生活中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聚焦普法重点,释放普法效能。5月22日,五龙口镇联合艳阳天律师事务所开展“贯彻实施民法典 送法进农村 普法零距离”宣传活动。相关人员通过悬挂条幅、发放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宣传民法典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群众自觉学好用好民法典,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切实增强法治观念。此次活动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民法典的了解,提高了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法治理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植群众内心。
汇聚“她”力量,“典”燃学法热情。连日来,示范区妇联结合“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组织“点单送课”讲师团、巾帼志愿者等参与“听‘典’干货 送法进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直击普法“末梢”进机关、村(居、社区),深入梨林智慧农业园区和传统手工业加工现场等,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问题,开展集中普法宣讲20余次。示范区妇联依托“铿锵玫瑰”巾帼维权志愿服务队,就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财产纠纷、离婚纠纷、赡养老人等多个社会热点问题举办“巾帼普法大宣讲”线上以案释法视频讲座,录制视频2部,推送普法文章6篇,不断提升普法覆盖面。
普法进乡村,增强群众法治意识。5月24日,示范区司法局组织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10家单位在玉泉街道北水屯居委会开展“民法典进乡村”主题宣传活动。普法志愿者以“民法典和生活息息相关”为切入点,为群众发放普法宣传手册等,并结合具体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讲解合同、侵权等贴近生活的法律知识,还针对群众法律方面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其间,部分普法志愿者走进群众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普法宣传,引导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此次活动中,普法志愿者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100余人次。
为让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近年,示范区司法局支持社会力量拍摄“济源方言普法剧”系列微电影,剧本选自群众身边经常发生的典型案例,用身边人演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目前,“济源方言普法剧”摄制组已公益拍摄《家孽》《婚罪》《天泪》《娘的心事》等26部作品,内容接地气,群众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宣讲”,普法宣传取得良好效果。
“法治为民,普法先行。下一步,示范区将结合‘精准普法基层行’活动,秉承‘群众在哪里,普法就到哪里’的理念,立足群众法治需求,积极拓宽普法工作思路,丰富普法内容,创新普法形式,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开展民法典宣传,不断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法治济源建设贡献力量。”示范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