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月季长占四时春

2024-05-29 09:13来源:责任编辑:崔鑫

    春意阑珊处,立夏款款来。

  5月5日早上,雨后初晴风和日丽,表姐来电请我们到位于沁园路、北环路和盘溪河交叉口处的月季园游览,欣然驾车前往。不曾想,一次不经意的邂逅,竟成为无数次回眸。

  刚下车,花未见,月季独有香中带甜的味道便扑面而来,深呼吸,沁人心脾。穿过杨林进入园内,“千朵万朵压枝低”的花海刹那间在眼前铺开,朵朵鲜艳的月季竞相开放,争先恐后向游客招手,顿时叫人喜出望外。放眼望去,月季园大约有两个足球场大,红、黄、白、粉色区呈圆弧散布四周,公园中间设计了长方形藤蔓花墙和心形的拱门大道。千姿百态、姹紫嫣红,微风摇曳中,一条彩色河流潺潺流动,又似身着盛装翩翩起舞的美少女。

  各种花瓣的颜色清新可人,形状精巧。复色花朵中间金黄逐渐向四周变深红,一棵树上有红、黄、白、粉几种颜色,令人叫绝;粉色花瓣纯洁无瑕,花冠雍容如牡丹,波浪般层层散开,露出羞答答低着头的丝丝金黄花蕊;朱红月季的花心层层拥叠含苞欲放颇似玫瑰,仿佛无尽的芬芳即将涌出,沾着点点雨滴更显娇羞可人;尤其是不计其数的藤蔓月季小巧玲珑,挂满两米高的花墙,像幼儿园里一群孩子般奶肥的红脸颊惹人怜爱。记得老家的院子外仅种一棵藤蔓月季就爬满整墙,引来众人称赞。椭圆形嫩绿叶子,锋利尖刺的枝条,隐藏在簇簇花朵底下,“红花还要绿叶衬”要反过来说了。

  徜徉于偌大的花海,众人纷纷驻足留影,惬意地观赏恍若仙境的美景,尽情地吮吸四散弥漫的甜甜浓香。目之所及,皆是赏花人,或独自信步,或三五结伴,耄耋老者、咿呀孺儿,纷至沓来,趁着韶华正旺,都来赶赴一场月季花的饕餮盛宴。

  南侧的儿童乐园,妈妈或者奶奶给宝贝们当着电动车司机左右转圈,年轻人靠着花墙忙不迭地举起自拍杆,老人们不甘落后摆出各种造型拍照,在花间留下“青春”靓照。拍抖音的大有人在,有盛装舞蹈、有对口型唱歌。特别是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秀发飘飘的大姐,迈着模特步款款走来,闺蜜们膝盖半蹲一路跟跑抢拍,这个视频,慢动作放出来一定出彩。中间道路两侧的摊位众多,豆渣糕、烤肉串、哈密瓜等琳琅满目,俨然热闹的集市。

  据园丁介绍,月季园是方便市民休闲和提升城市品位的工程之一。这里众多优质花种,是园林工作者长期改良的成果。嫁接到红叶李、桃树、樱花树干上,能输送更多养分,冠大翻倍,多色搭配,味道甜香,可提取天然香精。改良月季是好花种,吸收传统融合创新,既有牡丹的雍容华贵,又有玫瑰的娇羞婉约;既有风姿卓绝艳丽可人,又有甜美浓香沁心扑鼻;既能做城市大道美化绿化,又能种在寻常百姓家房前屋后;一年四季开放四次,即便冬天也会再开一次,这是月季的独特之处。

  离开喧闹的花市,来到公园南侧的盘溪步行道上。河两岸坡势平缓,河水潺潺,波光粼粼,清澈见底。丰茂的芦苇丛中蛙声阵阵,浅水区鱼群畅游,远处小区高楼倒映河面上。表哥前不久在此钓到一条六七斤的大鲤鱼,鲫鱼更多,已准备作为今日午餐享用。记得一位环境专家讲,城市河岸不能简单硬化成钢筋水泥寸草不生,斜坡状更利于生物的多样性生长,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生才能可持续发展。“楼台倒影入池塘,满架蔷薇一河香”,放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了。

  赏花时,岳母遇到了曾经并肩工作过的老同事夫妇二人。他们都已80多岁,皓发如雪慈眉善目,丈夫是原特钢建筑专业高级工程师,技术精湛坚持原则,参与济源多栋市政工程建设。他对我们讲,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很多,比如中医、书法、太极,这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但是要推陈出新取长补短融入科技,植物也有科技创新。就好比月季花,虽然色泽鲜艳方便种植,但传统品种低矮小气,难登大雅之堂,改良后就兼有多种花的优点。猕猴桃、樱桃被国外改良后,就成了所谓奇异果、车厘子,品质改良价格奇高。所以,传统要与现代握手,东方与西方要互鉴,文化才能丰富多彩。老人的话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心灵体验。

  站在甬道上,我想起前不久已结束的楸花、樱花、桃花盛况。世间花木大多花期较短,从盛开到凋谢只有短短四五天,宛如昙花一现流星划过,令人无限惆怅。但月季不一样,苏轼的《月季花》有言: “花落花开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 张新的《月季赞》讲到“惟有此花开不厌,一年长占四时春”,比起“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更有一番趣味和启迪。

  入夏的月季园,分明是一首轻快的钢琴曲。在这里,你可以沉浸花海怡情雅致,聆听河边蛙声一片,品味特色美味小吃。离开月季园时,心中满是不舍,满园花朵向我们挥手告别,心中涌起一股莫名感动。与月季园相遇的短暂时光,已成为难忘的回忆。(王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