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数字素养,“点亮”智慧未来
关注济源网微信
核心提示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从线上购物、看病缴费,到生产制造、市场监管,都离不开数字化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赋能产业创新,持续释放科技红利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数字素养的高低已成为影响公民职业发展、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
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改变社会,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服务人类。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促进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增进。
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正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高效,例如移动支付、在线购物等。同时,数字化技术也在改变着生产方式,使得生产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
提升数字素养,点亮智慧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数字素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它不仅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提升数字素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去创造更多的机会和价值。
数字化引领时代潮流
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从线下到线上,从实体到虚拟,从日常生活到企业生产,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发展成果处处可见、人人可感,人类社会正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浪潮中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生活大步前行。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提醒着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数字技术和应用,了解数字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积极实践数字技术,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方能“点亮”智慧生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工作。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提高全民全社会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与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2021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正式发布。针对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电子商务、移动支付、智慧出行等新业态,《行动纲要》聚焦提高数字设备易用性、便捷性和兼容性,提升居民使用数字资源、数字工具的意愿和能力,促进人民畅享美好数字生活。《行动纲要》还推动打造企业数字化竞争力,注重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培养造就高素质数字人才队伍。积极探索数据驱动科研新范式,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和利用,构建大数据驱动的科研创新模式,推动开放创新、协同创新。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当前,数字技术广泛地应用到社会生活和文化消费中,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为数字化生活创造了条件。以网络购物、网络娱乐、在线医疗等为代表的数字消费迅猛发展,也催生了新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只有不断提高数字素养与技能,才能尽享数字经济时代的便利。2022年以来,中央网信办等15部门连续三年在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宣布启动并共同主办“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
今年年初,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2024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指出,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要推动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取得新成效,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工作要点》还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到2024年底,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体系更加健全,数字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推进,群体间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更有质量,网络空间更加规范有序,助力提高数字时代我国人口整体素质,支撑网络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是全民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既需要个人主动拥抱时代变化,也需要政府和市场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畅通资源获取渠道,推动数字公共服务普适普惠,增强防范化解风险意识和提高主动性。新征程上,要顺应数字经济时代全面开启、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的时代潮流,提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红利。
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决策,加快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不断提高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水平,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共中央、国务院还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
早在2019年,我市就出台了《开封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5年)》,这也是全省出台的第一个市级层面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开封市数字经济发展的“三大定位”“四大重点”“六大工程”,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全国数字文化高地。
近年来,我市全面加强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作为解决现实紧迫问题和发展难题的重要战略措施,数字经济和信息化整体向全国先进水平大步迈进,数字化和信息化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去年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开局良好,开封的数字经济规模更是首次跻身百亿元阵营。
为进一步发展数字经济,我市出台了《开封市“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制造立市战略及大数据战略行动,以促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信息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为主题,以信息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和模式创新为主线,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助推大数据和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信息安全与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民生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应用。引领居民工作和生活方式、政府管理和服务范式、企业经营和商业模式的变革,加快集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速培育信息经济和信息消费新业态,深入推进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在城市治理、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建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数字社会新生态。
《规划》指出,要全面迎接数字时代,把数字经济放在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位置,加快数字化发展,加大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到2025年,建成全国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信息通信节点和国内一流的数字化城市。信息化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创新、升级发展的新引擎,建成具有技术领先性、公众展示性和产业带动性的开封特色应用场景;建成惠民的“全时全程”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建成善治的现代化社会治理支撑体系;建成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数字社会新生态。“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全面深化,信息化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数字经济创新活跃,将开封打造为全省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
去年以来,在郑州工作生活的开封人,不用跑回开封,只用点击“郑好办”就可查询公积金;在开封工作生活的郑州人,同样只用打开“汴捷办”也可查询个人医保账户。郑汴两市聚焦高频查询类或办理类事项以及特色应用的政务服务领域,在“郑好办”App,可办理旅游年票购买、公积金查询等10项服务。在“汴捷办”App,可办理郑州的办事预约、公积金缴存余额查询、个人医保账户余额查询等19项服务,两市高频事项实现跨城快速办理,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在我市,便民利企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市民告别“证件满天飞、办证跑断腿、材料反复交”的办事体验;制造车间里的黄色机器人在计算机的控制下,手臂灵活翻转,实现精准焊接;“一中心四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老年人如果需要居家服务,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家政保洁、心理疏导、跑腿代购等服务应有尽有……进入信息化时代,网络逐渐渗入开封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政务等方面,在感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之时,更让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的茁壮成长。
助力广大市民融入数字生活
当前,数字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改变人类的思维、生活、生产和学习方式。互联网场景日新月异,数字技术迭代升级就在分秒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势在必行。
为有力提升全民数字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了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特别是在去年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期间,市委网信办结合开封实际制订了活动实施方案,会同市教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妇联等12家市直单位、各县区,共同针对活动方案、主要内容、活动形式进行研讨交流,确保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资源优势,推动各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
全市上下高效统筹,重点单位高效推进,结合实际情况,在线上、线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提升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广泛参与的浓厚氛围。线上主要通过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通过文字、图片、海报、短视频、知识竞赛、线上培训课程等形式,围绕学网、懂网、用网、信息识别等内容开展宣传;线下主要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组建6支数字服务志愿者队伍、举办培训会、开设培训课程、“数字技能”进万家、社区数字技能课堂等方式,推动群众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促进他们更好的融入互联网信息时代。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既是顺应数字时代要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弥合数字鸿沟的关键举措。为了使活动多元化、个性化,在去年的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中,各单位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的原则,开展了一系列亮点特色活动,彰显全民参与热情,实现了数字能力稳步提升。市委网信办举行主题论坛活动,以“人工智能背景下数字治理与网络安全”为主题,邀请河南大学谷燕兵教授、河南理工大学任建吉教授、电子学报袁科教授3位专家学者进行交流研讨。通过论坛活动,不断提高公众理解认知,激发数字创新活力,推广数字技术应用,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在数字政府建设、数字乡村发展、数字成果共享等方面丰富教育学习资源,加强能力提升培训,促进全民共享数字生活,助力全民共享数字红利。鼓楼区开展“数字赋能、全民共享”主题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科普志愿者举办防电信网络诈骗讲座,讲授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案、防诈骗小技巧、如何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活动还发放科普知识图册、科普知识读本等科普宣传资料和科普手提袋、科普扑克等宣传品。市教体局承办河南省提升全民素养和数字技能巡讲(开封站)活动,邀请河南大学教育学部梁林梅教授以《为数字中国培养高素养教师》为题作专题报告。尉氏县开展“数字赋能,全民共享”数字助老志愿活动,志愿者现场指导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预约就诊、获取最新官方新闻动态等;依托敬老院,组织开展针对老年人群体的精准化志愿服务,通过点对点开展“智慧助老”科普等宣传教育,不断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和能力。杞县举办“数字职业推介活动”,以“加大数字技能职业培训,拓宽数字职业就业渠道”为主题,开展数字职业就业及宣传活动。市妇联系统开设“快来看巾帼好网民的风采”专栏,精心制作一批网络公开课,提升妇女用网能力和素质技能,围绕女性和家庭生活、工作需求,以“党的创新理论、家庭教育、美丽庭院创建、创业就业技能”为主要内容,制作一批网络课程,普及数字技术,向网民传授各类理论知识和实用性技能。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持续增长,触网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如何赋予广大青少年在网络时代应有的判断力与思辨力,具备健康、文明、理性的网络素养,成为家庭、学校、社会肩负的共同责任。我市着力提升全市青少年网络素养,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多方参与、共同监管的社会引导机制,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进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系统化、常态化。
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因数字时代而兴,与数字发展同行,有利于培养具有数字意识、计算思维、终身学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数字公民,有利于促进全民共建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高效能治理、人民高品质生活。我市通过深入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加快构建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培育体系,促进数字化发展成果更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增进。今后,我市将坚持高水平、高质量标准,持续推进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用数字引领时代,用智慧书写未来。(全媒体记者 康冀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