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小满过后,我都会想起那火热的天气和繁忙的收麦季节。它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那时,我还在上学,一到忙天就放假回去帮助干活。真是蝉老一时,麦熟一晌。随着北风徐徐吹来,举目望去,村庄的田野一片金黄,麦浪滚滚,到处飘香。
早上,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母亲就起床了。她把割麦的镰刀磨好,简单做好饭,让我们抓紧吃了,就戴上草帽,背着水壶,拿上镰刀出发了。割过麦的人都知道,那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力气活。太阳升起后,头上顶着火炉,脚下土地发烫,耳边蝉声乱叫,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芒像针一样刺向胳膊,干一会儿就大汗淋淋,气喘吁吁。割麦要一直弯着腰,右手紧握镰刀,左手揽紧麦秆,一下一下不停地挥舞着,如此反复循环,一刻不能停歇。
我年龄不大力不全,但我不甘落后不服输,抓紧割麦子。母亲在旁边不时叮嘱我:“用镰刀搂压麦子,省点力气……”“麦茬割低点,不扎脚……”没过多长时间,手上被镰刀磨起了泡,腰和背又酸又痛。我看着大家挥汗如雨照样干,就没有什么抱怨的话了,咬着牙又坚持干了下去。
紧紧张张割完麦子,又要抓紧把麦子运到麦场上。男人担麦,妇女拾麦。我是男人,我也要担麦。一担麦子压在我稚嫩的肩上,让我感到犹如巨石压身,加上路不好走。到后山担麦,需上坡下沟;到河东担麦,要过涧河。老话讲,“快过踏石慢过桥”,稍有不慎就会掉到河里。担不长时间,我学着大人换肩,左肩换右肩,稍微好受点。我曾大言不惭地说,要练铁肩膀。肩膀红肿了,我宁可少担些,硬是坚持下来。
那时讲的是“虎口夺食,颗粒归仓”。人们担心辛苦收割的麦子,掉入“雨肚里”,就抓紧打场。天不明,就把麦子均匀地铺到场地上,让太阳出来晒一会儿,就牵来牲口拉着碌碡,围着麦场不停地转圈,一圈压着一圈,均匀地压了两遍,然后开始翻场,把碾压的麦子翻过来,再让碌碡碾压两遍,然后起场——把长长的麦秆挑开,放到场边不碍事的地方,再把剩下的麦粒推到场边较高吃风的地方盖好。
吃过晚饭,月亮已升当空,趁着稍微有风的时候,就开始扬场。 “会扬一条线,不会扬一大片”,此话不假。母亲把麦粒高高扬起,麦粒和麦壳便分离了。我试着扬了几下扬不干净,在母亲的指导下,多次练习才像模像样,这真是个技术活。经过全家人的努力,麦子扬好了,把麦子装好拉回家放到屋里,把麦秆麦糠推到场边和原来的麦秆放到一起。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集麦垛。选择场边地势较高的地方,把麦秆一层一层按圆形堆起来,堆到一定高度,把周围的麦秆拔下来,形成圆柱体,顶是蘑菇状,防雨不易霉变,是牲口的好草料。
从开镰到入仓,经过一周的抢收抢打,麦收基本结束。母亲用新麦换一袋面粉,用新面粉蒸一笼白馒头犒劳家人。那馒头的香气老远就能闻到,这是给全家人的辛苦回报,让我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民以食为天。不管以后我是参军当兵,还是在城里工作,我都没有忘记那火热的夏天和繁忙的收麦季节。尽管工作任务很多,几乎抽不开身,每年一到收麦季节,我和家人不能缺席,就想方设法回家一趟,去看看丰收的麦田,看看收麦的亲戚,帮助抢收一下麦子。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虽然现在麦收再也不用肩扛车拉,从种到收清一色的机械化,要多省力有多省力。岁月的风尘,没有淡化我对麦收的记忆;光阴流逝,没有隔断我我对家乡的眷恋。我的脑海里,经常涌现一行字:“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劳动人民伟大!”(琚立平)
近年来,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大力实施制度型开放,积极培育外贸新动能,进出口总值屡创新高。今年一季度,济源进出口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9.8亿元,同比增长13%。
2024-05-215月20日,记者从示范区教体局获悉,今年我市共有10063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247人。其中,普通类报考5939人,对口类报考2133人,专升本类报考1991人。
2024-05-215月20日,位于荆梁路豫光金街中段的豫光黄金旗舰店正式开业。以此为标志,豫光集团全面启动豫光金街银街建设,推动贵金属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
2024-05-215月20日,因为有谐音“我爱你”的寓意,已成为不少年轻人青睐的结婚登记好日子。今年5月20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示范区婚姻登记处迎来结婚登记小高峰。当天,济源153对新人完成结婚登记。
2024-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