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赵传杰)近日,市政府印发实施《济源市工业强市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创新更强、融合更广、生态更好的工业体系。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实体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方案》要求,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聚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集群化发展,实施“八大工程”,推动“五链”深度耦合,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济源由原材料大市向新材料强市转变,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为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
《方案》安排了五大主要任务。加快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坚持以高端制造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端制造,引育高端人才,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为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建设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坚持以“双碳”目标为导向,发展绿色低碳制造,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加快制造业服务化发展,坚持以服务型制造为重点,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企业服务化转型,实现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赋能新制造。加快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坚持以集群化构建高效协同的生产制造网络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省、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并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主动融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集群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协同构建新发展格局。
与此同时,《方案》还规划实施八项重点工程。实施创新引领工程,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攻坚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新产品推广应用。实施集群强链工程,培育现代化产业链,保障产业链安全,深入落实“双长制”,强化重点产业链培育统筹推进,打造一批现代化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项目支撑工程,进一步强化产业招商、工业投资、“三化”改造。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优秀企业家。实施载体提升工程,打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平台,推动集约节约发展,提高经济密度和产出强度。实施质量品牌建设工程,提升工业设计和质量标准水平,培育知名品牌。实施产业布局优化工程,优化工业空间布局,融入国内大循环布局,深化产业国际化布局。实施要素保障强化工程,攻坚破解要素瓶颈,强化基础要素保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新动能。
5月11日,示范区召开柴油货车新能源化推进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张宏义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能源机车推广应用,大幅削减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2024-05-135月16日,济源2023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和“99公益日”活动总结暨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动员会在沁园中学举行。
2024-05-17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5月16日,爱心人士和团队走进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送去关爱。据悉,这是示范区精心策划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之一。
2024-05-17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示范区社会保险中心紧紧围绕“助企业、优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目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小险种”助力企业新发展。
2024-05-175月11日下午,济源城区秩序井然,却因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再次增亮城市的文明底色。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