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网讯(记者 郑海波)5月13日至17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走进济源,对《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推进情况进行评估,就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编制进行深入调研。
在济期间,课题组成员和专家顾问走进开发区、镇、街道,深入企业、农村、景区、产业园,对济源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建设、城乡融合等进行现场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相关单位工作汇报,对济源产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方向、重点任务、工作思路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
与会专家对济源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七年来,济源抢抓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积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产业活力充分彰显,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全面推进产城融合、城乡一体中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专家建议,济源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积极争取更大支持,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找准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方式,全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不断奠定示范优势,为全国同类城市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多可推广复制的经验。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原副省长、课题指导张大卫强调,要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充分认识济源一路走来遇到的巨大挑战和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充分认识当前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高标准编制好规划,为济源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遵循和坚强支撑。济源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杆,全面对接和融入全国、全省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对标和赶超先进地区经验,树立先立后破思维,深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有效化解要素约束,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作示范。
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庄建球表示,要充分运用好调研评估成果,认真梳理汇总专家意见,进一步谋划发展蓝图、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落实发展项目,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济源特色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充分发挥产业、区位、体制机制等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济源实践,加快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创造经验、作出示范。
省发改委副主任夏志胜表示,要与济源示范区和课题组密切联系,确保规划编制尽快完成。要完善政策措施,加强有关部门衔接,出台支持示范区发展的系列配套政策,促进产城融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对济源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事关济源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推动济源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示范区领导赵山、王笑非出席有关活动。
5月11日,示范区召开柴油货车新能源化推进会。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市长张宏义出席会议并强调,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新能源机车推广应用,大幅削减移动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
2024-05-135月16日,济源2023年乡村振兴河南专场和“99公益日”活动总结暨2024年“乡村振兴豫善同行”活动动员会在沁园中学举行。
2024-05-17今年5月19日是第三十四次全国助残日。5月16日,爱心人士和团队走进济源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送去关爱。据悉,这是示范区精心策划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之一。
2024-05-17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示范区社会保险中心紧紧围绕“助企业、优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目标,靶向发力,精准施策,以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小险种”助力企业新发展。
2024-05-175月11日下午,济源城区秩序井然,却因一件拾金不昧的好事再次增亮城市的文明底色。
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