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品味生活

2024-03-20 09:2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崔鑫

  周末,陪小儿子到商场买衣服。他把柜上所有款式的牛仔裤试了个遍。我觉得有几款已经够好了,可特立独行的他愣是一个也没相中,弄得我对一直满脸堆笑的售货员连声致歉。衣服虽没有买到,书亦烧仙草的奶茶、石板纯肉烤肠、格朗合的夹馍,儿子一个也没有落下。尽管如此,晚餐他还要吃最爱的炒鸡。

  晚上回到家,窝在沙发里,身体沉沉的,我的思绪飘忽到多年以前。

  刚开店那会儿,我每月的工资是370元,存折里只有一万出头。要经营小店,应付生活,原本就节俭的妻子花钱异常苛刻,恨不能一分钱掰八瓣使。

  街角的十字路口,经营着一个小摊儿,且只在傍晚开张,专做炸鸡腿。她的做法是将一整块腌制好的大鸡腿,放在秘制的面糊糊里裹浆,在油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用剪刀将肉厚的地方剪开,继续煎炸,待完全熟透后取出,刷上酱料,放上孜然、辣椒面等作料,一只喷香的炸鸡腿就出炉了。只要她的小摊儿一开张,满街炸鸡香飘,准把人勾引得“蠢蠢欲动”。

  那时候胃口好,好像吃根“麻花钢”都能消化得了。何况在那个年代,小镇原本就没有太多诸如炸鸡腿等这般美味,好想天天、顿顿都有的吃。每当我提出吃炸鸡腿的要求,妻子总是借故拖延,不是承诺过两天,就是等在老家的儿子来时,再一起享用。于是,我调侃妻子,每次想吃炸鸡腿,就是她在我身上斗智斗勇、神乎其技的“练兵场”。

  老家的冬天雪窖冰天,风刀霜剑。为抵御严寒,衣服套了一层又一层。尽管如此,记忆里的冬天人都是蜷缩着的,一个个都像刚出锅的大油条,圆墩墩、胖乎乎,走起路来又像慢吞吞、颤微微的帝企鹅。小镇上刚开始售卖羽绒服,300块钱一件,妻子去看了又看,试了又试,来回三四趟。后来,还是在我的“厉声”要求下,终于狠心拿下。干活儿时,戴上袖罩、系上围裙,领子上用毛线编个假领子缝上去,沾上污渍用肥皂擦了又擦,夏天则用大塑料袋装起来,平整地放在柜子里。

  如今,尝过许多炸鸡,再也没有当年的食欲与滋味。柜子里的衣服,纯棉的、羊绒的,薄的、厚的、适中的,一套衣服、一双鞋子动辄上千块,早已是生活常态。孩子们外卖叫的是奶茶、披萨、意大利面。可以吃到来年4月份,切成片、硬如骨的花馍,他们闻所未闻;孩子们的阔腿裤能装下两个人,膝盖上还有几个洞洞。玩的手游是原神,我儿时的“驳壳枪”早已不知所踪;孩子们手机里传来泰勒·斯威夫特动感的歌声,满街的音像店和迪斯科舞曲早已作古……世界如此新鲜、新潮、新奇,令人欣喜、欣慰。

  与光阴同甘共苦,和四季相濡以沫,慢慢沉淀,好好生活,日子过着过着就有了满意的答案,生活走着走着就有了温柔的着落。日子缓缓向前,生活慢慢变好。而慢慢变好,正是给自己辛勤付出最好的礼物和褒奖。

  世界拥挤,日子紧凑,偶尔薄凉,常感庆幸。(侯富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