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立足“三农”献良策 把“委员作业”写在乡间田野里

2024-03-14 09:19:43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近年来,市政协委员围绕乡村振兴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委员”和“本职”双重作用,将履职日记写在田间地头,为示范区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破解“谁来种地”难题,政协委员献良策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然而当前,农民老龄化、农业副业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迫切的现实问题。

  市政协委员、示范区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国辉认为,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是实现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为此,他结合前期调查研究,在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提案》。他建议,注重从“土专家”“田秀才”等新型农民挖掘着手,综合考虑身体健康、技能素质等因素,因材施教,把更多爱家乡、懂技术、会管理的青年吸引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中去,加快培育优秀的新型职业农民。

  同样是围绕“谁来种地”这一难题,市政协常委、济源市绿茵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国强提出《关于实施青年农场主计划 加快蔬菜制种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提案》。在蔬菜制种领域深耕多年,他深谙建设一支“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现代化职业农民军的重要意义。

  他建议,实施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从技术培训、资金扶持、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给予返乡创业者支持。同时,实施农业机械化提升工程、高标准种植基地建设工程,助力“济源种”开出“振兴之花”。

  委员有呼声,部门有回应。去年以来,示范区持续优化“高素质农民”培育环境,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工作,探索开展高素质农民技能鉴定,培育出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规模基础、有产业拓展愿望的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壮大了一批农业经营主体,为示范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

  聚焦产业振兴,写好“农文旅”大文章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多年履职,市政协委员卫苗苗始终关心乡村产业发展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农业强国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农业要发展,产业是根本,农业强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根本还在于产业振兴。”卫苗苗说。

  2023年,卫苗苗向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提出“继续优化扶持政策,补齐农业领域突出短板,着力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充分扩大产业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培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建议,以产业发展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高质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市政协常委、示范区林业局副局长杨倩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

  近年来,示范区坚持政策引领,坚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招商引资、发展乡村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形成乡村休闲旅游业稳健起步、持续发展、渐次兴旺的良好态势。2023年,杨倩提出《关于持续优化济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举措的提案》,建议示范区聚焦精品打造,强化规划设计;降低政策门槛,完善要素保障;做活“三篇文章”,深化三产融合,进一步推进示范区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23年,示范区按照“挂牌一批、续建一批、新建一批、谋划一批”的思路继续开展休闲旅游村庄建设工作,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3条,济源“冰雪冬韵”之旅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乡村四时好风光——游购乡村 欢聚过年”68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

  一项项调查研究,一条条中肯建议,一次次建言献策,汇聚成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智慧力量。政协委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坚持履职为民的初心使命,扎根基层热土、贴近人民群众、倾听百姓声音,持续推动示范区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赵传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