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悠悠古渡家国情

2024-03-08 08:49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崔鑫

       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千年古渡河清渡口吗?

  河清渡又名硖石津,位于黄河南岸白鹤镇河清村,是黄河孟津段七个著名古津之一。慕名来到这里,我一时无法将眼前现代风景园林,与想象中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古渡口联系起来。这片民间唤作马粪滩的黄河滩,如今已经建成翠绿湖生态公园。凭栏俯瞰,波光粼粼,水鸟嬉戏;驻足远望,青山矗立,水天一色;悠然漫步,一步一景,移步异景,宛若人在画中游。怎么看,都不像是千年古渡该有的模样。

  这里又确确实实是载入史册、有据可查的河清古渡!

  河清渡因所处的河清村而得名。黄河水奔流到此,由浑浊变为清澈,故名河清,寓意海晏河清,天下太平。河清村是孟津古老的一个村,也是孟津古县城所在地。我查阅历史文献得知,早在东周时期,周敬王就在此设立平阴县城。秦汉时改平阴邑为平阴县,曹魏时称河阴县。唐代时,唐玄宗因“黄河水清”,又将这里改为河清县。宋代后,河清县城东移,县治也随之东移,直到金天眷三年(公元1140年),“废河清县,置孟津县”。换句话说,河清县、河阴县、平阴县等都是今天孟津县的前身。它们以河清村为治所的时间有一千多年。不管王朝如何更迭,河清古渡日益成为咽喉要道,镌刻下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这里曾出现过多少商旅宦游、熙来攘往的热闹场景?

  作为地处黄河运输和南北交通的十字路口。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无论是南下中原还是北上晋陕,无论是车马往来还是物资运输,都要在此渡河。南北两岸,白帆点点,漕船不断。我站在河清古渡的遗址上,看着宽阔的河面,想象运载行人和粮食等物资的渡船往来不绝的情景,仿佛听见船工拉纤时发出的苍凉悲怆的号子声,内心总是激动不已。

  这里曾留下多少触景生情、怀古伤今的精彩诗篇?

  河清古渡为交通要道,周边也是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吸引历代文人骚客前来“打卡”,或借景抒情、感慨世事,或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唐代诗人李商隐,在《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清新的大河画卷:“胜概殊江右,佳名逼渭川。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客鬓行如此,沧波坐渺然。此中真得地,漂荡钓鱼船。”唐末诗人韦庄早年避祸,远走河清,抑郁苦闷,登高怀远,感慨万千,遂作诗一首《河清县河亭》:“由来多感莫凭高,竟日衷肠似有刀。人事任成陵与谷,大河东去自滔滔。”作为“花间派”代表词人的韦庄,清丽深婉词风的背后,却是“竟日衷肠似有刀”的锥心之痛。这也难怪,山河破碎,身世浮沉,归乡之愿难了,也只能独自悲切了。

  这里曾演绎过多少逐鹿中原、风云际会的铁血故事?

  河清古渡南北两岸山岭连绵,沟壑纵横,地势险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北魏时期,权臣尔朱荣率部夜渡清河,攻入洛阳;北宋末年,金人从河清渡口渡河南下,攻打宋朝;南宋绍定年间,蒙古窝阔台率军进攻金国,自孟津河清渡口渡河,攻占洛阳、郑州;明朝末期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在汝州歼灭了陕西巡抚孙传庭领导的明军,溃卒逃至河清渡口,由于无船渡河,竞相涉水北逃,溺死者千余人……在漫长的岁月中,河清古渡目睹太多的金戈铁马、战鼓催征,也目睹了太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这里曾传唱着多少壮怀激烈、荡气回肠的英雄颂歌?

  在河清村口,我看到一通纪念碑,上书“抗日战争皮定均徐子荣支队渡河处纪念碑”。与纪念碑常见的青石雕刻不同,这块长方形巨碑碑面为红色,给人一种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隐喻。纪念碑背面记载着发生在70多年前的抗战历史。我轻抚着纪念碑,透过寥寥数语、斑斑驳驳的文字,思绪回到了那一年、那一天。1944年9月21日夜,豫西抗日先遣支队1700余人,在司令员皮定均、政委徐子荣的带领下,由黄河北岸泰山村蓼坞渡口乘船,从河清村登上黄河南岸,打通了华北老区和中原地区的联系,同时也拉开了中原地区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在那个革命年代,在那个漆黑的夜晚,先遣部队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横渡黄河,冲锋陷阵,浴血奋战,谱写出一曲曲慷慨激昂的精神乐章。

  漫步于曾经的河清古渡遗址、如今的河清村,我思绪万千,感慨万端。先民殷殷期盼的海晏河清的梦想,正在一代代黄河儿女的奋斗中变成现实。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两岸交通不便、物流不畅的难题,政府投资兴建黄河大桥,从此黄河天堑变通途。河清古渡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渐渐成为一种记忆、一个符号,铭刻在岁月深处。河清古渡所在的马粪滩,建设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时,曾被征用为砂石取料场,如今已经蝶变为美丽的翠绿湖公园。曾经泛滥成灾的黄河也在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被驯服,守护着黄河安澜的千年梦想。河清村也乘着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悄然蝶变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新农村。

  是啊,黄河之水滔滔不绝,河清古渡悠悠千年。这一片曾被战争的硝烟和革命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早已黯淡了刀光剑影,早已远去了烽火硝烟。足可欣慰的是,黄河儿女期盼海晏河清的家国情怀始终不变,中华民族那种坚韧顽强、自强不息的精神始终不变。这种情怀、这种精神,早已融入黄河水,日夜奔流向前……(薛伟堂)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