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话说龙潭

2024-02-22 09:14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崔鑫

  我的家乡济源因水而生,因文化而兴。在灿烂如星的历史文化中,位于城西北角的龙潭寺就是其中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龙潭寺也称延庆寺,坐落在济水西源龙潭岸边,始建于唐垂拱三年(687年),鼎盛时期,寺院建筑20余座,院中有一座北宋景佑三年(1036年)建造的舍利塔,巍峨挺拔,优美壮观,2006年6月被确定为国保文物。听老一辈人讲,古时龙潭泉水充沛,水面浩大,每逢阴历十五月圆之夜,泉声寺影,塔月相映,如诗如画,便有了济源九景之一“龙潭夜月”之美景。

  从史料中得知,济水的发源地位于济源境内王屋山上的太乙池,在地下向东潜流七十余里,到龙潭和济渎庙从地面涌出,形成珠(济渎)、龙(龙潭)两条河流向东,最终百折入海。而珠龙河就在我们村(碑子村)中穿过,蜿蜒向东,孕育万物,润泽乡村。我的小学、初中都是在本村上的学,学校后面是操场,紧挨着的就是珠龙河。儿时的记忆中,河水清澈,时有鱼虾在河水中游弋。到了夏季,还不时有人在河中洗澡嬉戏。

  如今的龙潭寺已经被天坛街道打造成了龙潭公园,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来到龙潭寺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牌坊。牌坊上红色的门联格外引人注目:“更倚云岩构兰若,直疑风物胜江南。”这副门联选自北宋宰相富弼的《题龙潭》。从诗中可见,古人眼中的龙潭比江南还要美。

  让我感到羞愧的是,作为地地道道的济源人,对龙潭文化却一无所知,少时仅存的一点印象是知道那里曾经是一所学校。后来,大嫂在化肥厂上班。有时,周末我会骑着自行车去大嫂那儿看望小侄女,路过龙潭学校,也不曾觉得那儿的风景有多么美,只是远远就能看见矗立的一座塔。后来参加工作,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工作书”,对济源本土文化知之甚少。

  对龙潭的了解,是近几年看到的一些关于龙潭的文章。优美的文字,真实的历史故事都在吸引着我去探寻,去了解。

  过了牌坊往里走,在甬路两边树立着四尊铜像,分别是陈省华和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从文字介绍和友人的讲解中,我了解到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阆中陈省华任济源县令,因见龙潭风物之美,潭水之奇,便举家迁居延庆寺西佛院。三子在陈省华夫妇的严格教育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先后科举及第,长子、次子状元及第,为将为相,勤政爱民,造福济源一方百姓,传为美谈。陈家后世子孙为感念祖上的德行,在寺院内建有四令祠堂。北宋大史学家司马光亲自作了《四令堂记》,对陈省华的家风家教大加褒奖。陈家良好的家风,儿子们自律、刻苦读书的精神让我肃然起敬。更想不到的是,初中时学习过的古文《卖油翁》中的故事竟然就发生在此,文中主人公正是陈省华的三儿子陈尧咨。

  延庆寺寺门紧锁,我无法进入院中一睹舍利塔和四令堂遗址的风采,但内心已经足以感受到千年文脉的深远和厚重。

  寺院西侧,就是济水西源龙潭,也叫老海眼。汩汩清泉涌出,泉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龙潭之所以叫龙潭,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很久以前,龙潭周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上降下的一条龙落到了潭中,泽被一方。此时,我不仅想起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虽然现在的龙潭是人工注水,但有了水,整个园子就有了灵气。古寺古塔倒映水中,如诗如画的景象,让人流连忘返。我想,如果在华灯初放时欣赏龙潭夜月的美景,肯定是另一番诗意。

  占地三百余亩的龙潭公园,有桥有水有长廊,更兼古塔古寺古文化,在杨柳青青、梅花朵朵的姿容里,焕发出勃勃生机。

  身为土生土长的济源人,我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为家乡的美景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宜居城市建设中,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利用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挖掘历史文化内涵,让镇镇有风景,村村有新意,一步一景一画卷,移步换景画中游。老百姓生活在这如诗如画、风光旖旎,独具魅力的山水灵秀小城中,能不幸福吗?(宗志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