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追光”系列报道——心中有梦 眼里有光

2024-01-13 16:58:12来源:济源日报责任编辑:陈亚楠

编者按: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不平凡的2023年已经过去,充满希望的2024年全面开启。新的一年,你是否有一个新愿望?是否为自己设定了新目标?即日起,本报推出“追光”系列报道,讲述普通市民的奋斗故事,倾听大家的新年愿望,共同开启新一年的奋斗历程。

  “王工,您能帮我们看看这个程序还能进一步优化吗?”在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王飞创新工作室,一群年轻技术工人围着王飞,认真听他讲解铅电解全流程智能化机组电控。

  “心中有梦,眼里有光。”37岁的王飞在这群年轻人身上,看见了曾经的自己。

  2009年7月,刚刚大学毕业的王飞进入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从事仪表维修工作。

  “那时候刚来,什么都不会。”王飞回忆,为了得到锻炼,他不分白天黑夜,随叫随到,加班加点从不抱怨。

  几年下来,凭借这份执着和认真,王飞迅速成长,开始崭露头角。

  2011年8月份,王飞接到一项任务:将烟化炉风机的参数引入DCS系统。这个任务并不简单,稍有不慎,后期运行出错就会导致整个烟化炉停产。这对于参加工作才两年的王飞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

  但机会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王飞认为,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当时,正值盛夏,在整理控制柜的线路时,王飞遇到了难题,需要把上百根错综复杂的线路一一整理清楚。由于没有经验,王飞只能一点点摸索,不断地修改程序、反复试验。其间,衣服是湿了后干,干了又湿。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同年9月,项目顺利完成。

  2016年10月,王飞再次接到一个更有挑战性的“任务”——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压力变送器的检定”是竞赛中的一个重要项目,而这个项目又是他的弱项。王飞没有逃避,而是刻苦钻研,仔细琢磨。王飞的辛苦付出,也换来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战胜困难挑战,是我最开心的时候。”王飞说。

  多年来,一次次的挺身而出,一次次的攻坚克难,让王飞掌握了铅锌冶炼行业装备自动化诸多高新技术,并且用改革和创新解决了生产中的诸多难题。

  豫光作为全国最大的铅锌冶炼基地,其中不乏进口冶金装备。这些设备自动化程度高,故障发生率低,但是一旦发生故障,维修难度就非常大。“洋设备有问题,找王飞”成了工友的共识。2009年至今,王飞修理废旧自动化仪表、控制器1600多项,为公司节省700多万元。

  凭借过硬的技能,王飞获得全国技术能手、技能拔尖人才、中原大工匠、中原技能大奖、河南省最美职工等荣誉。

  “独木不成林,一人不成众。”王飞深知,企业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更需要一支技术精湛的人才队伍。

  2020年,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了王飞创新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来,王飞倾囊相授,助力青年员工提升技能水平,带动他们开展创新研究,为他们搭建成长云梯。

  王飞创新工作室持续探索,获得专利、软著授权27项;完成成果转化项目15项,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7800余万元;研发的“全自动剥锌成套装备”被认定为河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济源首家);在济源、全省获得多个奖项,另有6项成果获得豫光集团科技进步奖……

  心里有光、始终追光奔跑的王飞,早已变成了一束温暖而闪耀的光,照亮了更多青年员工的前行道路。

  如何实现5G和无线通信技术在“废旧铅酸蓄电池自动破碎分离系统”“全自动剥锌成套装备”“铅电解成套机组”等系统上应用,解决远程项目诊断、调试项目等难题……新年伊始,王飞带领技术团队再次踏上新征程。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作为一线研发人员,我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带领技术团队努力提升制造装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为有色金属行业解决更多难题。”王飞斗志昂扬、信心满满。(记者 史丽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