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新年新期望 新岁新征程 致敬平凡岗位上的你 热爱与梦想永不止步

2024-01-03 09:18:43来源:济源网-济源晨报责任编辑:崔鑫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愚公故里处处生机勃勃,济源示范区各行各业的奋斗者们无畏风雨,扬帆再起航,正以饱满的干劲开启新征程。纵使岗位不同,但每个人努力都将汇聚成光,点亮幸福之城。新的一年,每个人都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承载着对梦想的执着,让我们走近他们,触摸不同岗位奋斗者们心底的梦想,听听他们的新年愿望、期许与祝福。

  幼儿保育员张琳东

  用心用情呵护祖国“花朵”

  在幼儿园里,有这么一群“绿叶”,他们在细致繁忙、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用爱与专业,时刻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他们,就是幼儿园的保育员。

  为了给孩子营造干净整洁、健康舒适、安全温馨的幼儿园环境,1月1日,在元旦小长假的最后一天,张琳东来到幼儿园,和其他保育员一起开窗通风、清扫地面、擦拭桌椅,认真细致地为每一间教室清洁消毒。

  张琳东是克井镇北辰幼儿园大班的一名保育员。从事幼儿保育工作以来,她每天尽心尽力,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班级里孩子的饮食起居以及情绪问题,用心用情浇灌着祖国的“花朵”。

  保于细,育于心。保育员是幼儿园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事幼儿基本生活照料、保健、自理能力培养和辅助教育工作的人员。

  张琳东介绍,幼儿的保育工作十分琐碎,从幼儿入园到离园,每一个角落都有保育员忙碌的身影。“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干这份工作,既需要用心,又需要耐心,容不得丝毫马虎。”张琳东笑着说。

  回顾2023年的收获与感悟,张琳东表示,虽然非常忙碌、非常累,但她收获了喜悦与自信。看到孩子们一年里的巨大变化和成长,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大班马上进入下学期,作为学前班,这个阶段的保教对即将幼升小的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加强孩子的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让孩子拥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我们保育工作的重点。”张琳东说,通过一学期的培养,班中大部分幼儿在各方面均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作为保育员,张琳东清楚地认识到要把保育工作做好,不仅是把卫生、安全工作做好,还需要与老师缜密配合。2023年,她积极主动配合幼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根据需要提前为上课老师准备所需物品,帮助上课老师管理好课堂纪律,认真配合上课老师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对我来说,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争取让自己成为德育、教育、保育都合格的教师。”张琳东表示,接下来她将不断通过教师培训、自学等方式,丰满自己的羽翼,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从班级实际出发,鼓励孩子自立、自理,让孩子在活动中快乐、自主地接受新知识,从不同角度促进孩子发展。

  驻村第一书记李官运

  为群众的幸福接续奋斗

  李官运今年40岁出头,是示范区林业局驻王屋镇原庄村第一书记,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

  2018年12月至2021年7月,李官运被派遣到王屋镇愚公村成为一名驻村队员。他将满腔热血挥洒到这个美丽乡村。在他们一行人的努力下,愚公村的发展势头迅猛,乡村美、产业兴、群众富。任务圆满完成后,李官运回到自己原来的岗位上,继续勤勤恳恳工作。

  2023年7月,李官运来到原庄村驻村。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做好该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以实际行动为乡村谋发展,为群众谋福利。

  一到村里,李官运就马不停蹄开始工作起来。他首先挨家挨户走访了脱贫户,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截至目前,原庄村脱贫户16户56人,稳定脱贫户7户24人。

  “2023年脱贫户年收入在2022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升。”一番摸查下来,脱贫户现有的状况让李官运感到些许欣慰,但他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继续努力。

  产业强则民富,在助推原庄村产业发展方面,驻村工作队从做好联农带农帮扶工作、做大做强林果产业、推动项目建设三方面着手。

  李官运等人协助原庄村以“西溪岭悠享乡村”和“在王屋”主题民宿项目为抓手,为16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打工就业增收36万余元;2023年原庄村投资建设“在王屋”主题民宿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完成,运营后不仅会为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还会增加村集体收入20万元左右。

  围绕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今年原庄村把果园经济作为乡村振兴、产业富民的立足点,加强对原有150亩果园、20亩黄甘李采摘园的管理,提高果品质量;利用荒山荒坡新建果园40余亩,栽植黄甘李2500余株,依托项目旅游业带动,游客采摘、销售果农果品1.6万斤。

  2024年,李官运的新年愿望有三个,都和原庄村息息相关,一是建强村集体经济,二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三是建设乡风文明新农村。

  新的一年里,原庄村准备盘活村内闲置集体资源,以打造村“农、林、文、旅”综合经济融合体为抓手,规划采摘园、发展“农家乐”、夯实“村域旅游”基础,打造原庄村增收新亮点。

  “以黄甘李为例,下一步,我们严格按规划打造精品林果产业,做好黄甘李优质苗木的培育工作,叫响‘原庄红·黄干李’品牌意识。”李官运表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他们将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农业高质量高效益发展新路子。

  医生李雅娅

      守护健康 营养先行

  万物生长离不开营养,身体健康营养先行。

  李雅娅是济源市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从事医疗事业已有20多个年头。

  对很多人来说,医院里的临床营养科是一个很“神秘”的部门。这个部门的主要职责所在,就是为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指导膳食,以及药物和营养素搭配个性化指导。如果把人体比作“机器”,外科医生负责“外部修葺”,内科医生负责“零件修理”,那么营养科医生就相当于负责“汽油”的调配管理。“汽油”的好坏以及缺失与否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

  近年,为了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李雅娅在工作之余致力于营养宣教工作,她不遗余力将自己所掌握的营养健康知识分享给社会各界。

  回顾2023年,李雅娅开心地告诉记者,她去年收获了两个“欣喜”。

  第一个“欣喜”是她发现济源营养健康宣传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媒体不定期开设有营养健康知识宣传版块;示范区卫健委健康知识宣讲团、专家团走进校园,把预防关口前移,从娃娃抓起,给孩子们普及营养健康知识。

  第二个“欣喜”是有更多的医患意识到了营养干预的重要性,并让它应用到临床治疗中去。“妊娠糖尿病患者会涉及营养干预,去年开始有不少孕妇走进我们这个科室,包括孕前体重过大、孕期体重增长过快以及孕期营养不良等患者。”李雅娅表示,这说明大家营养意识在不断增强。

  李雅娅对2024年的工作很明确的计划:在医院支持下和肾病内分泌科、食堂等部门结合,规范医疗膳食干预流程等,把糖尿病餐做实做好;大力开展医学营养减重,通过正规科学的手段帮助肥胖患者减脂,改善不正常的指标(如高血脂、脂肪肝、高尿酸等);规范建立肠内营养配置室,不光要对重症患者,还要对围手术期、肿瘤、肺部疾病等营养不良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减少患者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切切实实让患者受益。

  除此之外,她还关注老年助餐服务。“要让老年人吃好饭。”李雅娅表示,希望各社区配备营养师,根据老年人自身情况制定动态营养食谱,让居家慢性病患者通过饮食控制慢性病发展,从而减轻医保负担。

  外卖骑手赵保强

      走街串巷,守护城市“烟火气”

  “今天订单比较多,大概要到晚上九时才能忙完。”2023年12月31日是元旦小长假的第二天,很多人选择白天到处游玩放松心情,晚上回到家点份外卖饱餐一顿。所以,节假日对外卖骑手来说,是最忙碌的。

  赵保强是美团外卖的一名骑手。由于节假日订单量骤增,几乎是平时的两倍,他从早忙到晚,过得非常充实。

  赵保强今年30岁,从事外卖骑手工作已有两年时间。从一开始的“放不开”到现在“火力全开”,赵保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领导和同事赏识的“好员工”,成为顾客眼中的“好骑手”。

  在进入外卖骑手行业之前,赵保强是一名司机。因为收入不尽人意,所以赵保强决定转行,以此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状态。

  “外卖骑手的收入和付出成正比,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我想趁年轻多挣一些钱,让家人过得更好,让自己更有价值。”赵保强坦言。

  谈起自己这两年来的收获,赵保强说,这份工作不仅能锻炼身体,还可以磨炼性格,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顾客的肯定和暖心回应。对赵保强来说,顾客的关心、理解和鼓励是他继续奔跑的能量和动力。在其位,谋其职。“入了这一行,就要做好分内事,接到订单就要为订单、商家和客户负责。这样的日子虽然简单,但有盼头。”赵保强说。

  赵保强一天工作10小时,虽然累,但他对现在的工作环境和状态很满意,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充满“速度与激情”的行业。

  平凡亦有光,任何一件小事,坚持干到极致,就能有所成就。谈起新一年的心愿,赵保强说自己的心愿很简单:“让顾客拥有更好的用餐体验,为商家做好高效优质的配送服务,用贴心、高质量的服务收获更多‘好评’,用辛勤的付出获得更多人对外卖骑手的理解和支持,用挣到的辛苦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用劳动创造更多价值,守护城市‘烟火气’,让家园变得更加温暖、美好。”

  文旅工作者王伟锋

      希望济源山水被世界看到

  刚刚结束的元旦假期,王屋山风景区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大家乘兴而来,踩着王屋山上的积雪,登上天坛顶,为新的一年祈福。大批游客使得王屋山风景区办公室主任王伟锋和其他同事开启了以服务游客为宗旨的连轴转工作模式。

  环境巡查、协调人员……虽然忙得马不停蹄,但是王伟锋干劲十足。

  “忙才好!忙代表咱景区游客多,游客多代表咱济源景区的知名度大。作为一名文旅工作者,自然是希望景区知名度越大越好。”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王伟锋笑着说。王伟锋于2016年来到王屋山风景区。这些年,他在项目部、督查科、运营部等部门工作过。不同岗位的工作经验,让王伟锋对文旅工作越发熟悉,也深刻体验到了文旅工作的不易。

  “别人闲时,我们在忙;别人忙时,我们的工作也不停歇,这是所有‘文旅人’的工作状态。”王伟峰说,“在常人看来,景区总有淡旺季,‘文旅人’旺季的时候忙,到了淡季自然会清闲一些。其实不然。”

  “如今旅游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全国各地的景区都铆足了劲儿吸引游客。要想在众多景区中脱颖而出,赢得游客的青睐,我们不仅要抓硬件,还要在软件上下功夫。”王伟锋说,旅游淡季时,他和同事们就会忙着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对旺季时的工作做总结交流、提升景区环境……每天天不亮就从市区坐班车去景区,一直忙到华灯初下再坐班车返回家也成了王屋山风景区所有员工的日常。

  2023年12月28日,济源示范区王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启动暨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标志着王屋山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吹响了“冲锋号”。这让王伟锋觉得动力满满。

  “2024年,我的愿望就是家人平安健康,王屋山风景区运营创收、客流翻一番,成功创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济源山水被世界看到!”提起新年愿望,王伟锋笑着说。

  救援人员王刘杰

      求救电话少一些,希望大家平安

  “作为一名救援人员,我的新年愿望就是2024年的求救电话少一些,大家都平平安安不需要我们救援。”昨日,当被问及新年愿望时,济源市应急救援协会秘书长王刘杰脱口而出。

  王刘杰今年44岁,有着近10年的救援经历。这些年他所参与的社会救援不胜枚举,在水里救过人、在山上帮助过被困人员……他还多次与协会其他队员一起到河北等地参与救援。用他的话来说,哪里需要帮助,哪里就有济源市应急救援协会的身影。

  2023年7月底,受极端强降雨天气等因素影响,河北省涿州市内涝风险加剧,防汛形势严峻。2023年8月2日,济源市应急救援协会在接到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下发任务后,立即向济源示范区应急管理局报备。得到批准后,包括王刘杰在内的9名队员一小时内紧急集结完毕,携带冲锋舟、发电机、移动电源等装备,日夜兼程,驰援涿州。

  “每天睡眠不足3小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王刘杰说,“救援过程中,队员们几乎天天泡在水里。看到当地受灾的群众,我们就想着能多帮助一点是一点,根本没想过休息。”3天的救援中,他们救援受灾群众270余人,转运物资5吨,充分展现了济源应急救援力量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形象,收获了涿州人民的感谢。

  2023年2月11日水洪池盘山路车辆救援、2023年3月16日突降雨雪水洪池道路救援、2023年3月22日蟒河口水库沙沟救援割韭菜坠崖老人、2023年4月8日西许铁路涵洞桥救援涉水车辆、2023年4月17日三河水库救援落水车辆……在济源市应急救援协会2023年工作报告里,没有冠冕堂皇的话语,只有一例例救援事件和向社会公众做急救技能培训等事情的记录。每一件事的背后都是王刘杰和其他队员们的倾心付出。

  “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邮政系统先进个人”、河南省防汛救灾“身边好人”……因为救援事迹突出,王刘杰荣获了诸多荣誉称号。这是对他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激励。

  “作为一名救援人员,我们一直希望大家都平安,但如果有人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提起自己的新年愿望,王刘杰说。(记者 王莉 李亚楠 图由受访者提供)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