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故乡的嬗变

2023-11-15 10:27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蜗居市区几十载,在俗世里奔波忙碌了大半生,虽然收获颇丰,但是让我魂牵梦萦的,依然是那不能忘却的故乡。

  故乡西轵城村,是轵城镇政府所在地。村子文化底蕴厚重,文物古迹众多,有着12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去年春天,我回老家修房盖屋,忙里偷闲,仔细审视生我养我的故园,竟然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一排排统一规划的瓦房庭院,宽敞平坦的柏油马路,郁郁葱葱的绿化带,尤其是沁园春天几十栋住宅楼拔地而起,更是引人注目。每家门前停放的各种品牌的小轿车,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到夜晚,路灯把大街小巷照得透亮。文化大院门前的广场上,不少村民健身休闲,载歌载舞。乡亲们穿戴时尚,谈笑风生,脸上挂满了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村容和村风,着实让我感到惊诧——这还是以前那个古村庄吗?乡村的风物,在时代的变迁里,发生着质的改变。振兴的律动,蓬勃在每个角落里。

  三层带电梯的“泊心居”建好后,故乡对我的吸引力就更大了。那暖心的乡音,那久违了的面容,让我有了游子归乡的踏实感,如同小时候回到母亲的怀抱。人生就像一个圆,辗转奋斗几十年,还是回到了起点。感慨万千之余,我独自徜徉在深夜的街道上,此情此境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从前的故乡。

  幼年,故乡留给我最深刻的记忆,除了天天为吃饭发愁外,还有那些歪歪斜斜的土坯房、残垣断壁的土院墙,还有那一张张像核桃皮一样,挂满了惆怅和无奈的脸庞,以及不经意间“吃了吗?”那亲切而又略显尴尬的问候。村里最好的建筑,莫过于卫家祠堂和南大街的古戏楼。乡亲们整天想得盼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才能“吃上几个白馍,喝上一口带荤的汤”填饱肚子。夏天有一台风扇驱蚊纳凉,冬天怎么才能穿上一身暖和的衣裳,怎么才能过上有点尊严、有点“脸面”的日子。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富民政策步步深入,吃饭等生计问题才得到了彻底解决,而且村容村貌逐渐发生变化。曾经贫穷落后的旧村庄渐渐远去,成了烙在脑海里永远的记忆。

  时光如梭。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脱贫攻坚,成就斐然。紧随其后的乡村振兴,更成了故乡发展的引擎。村“两委”班子,扎扎实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使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富裕起来的村民完全融入城市生活。宽阔平坦的沁园路、文昌路,将村子同市区连到了一起,公交车直接开到了家门口,自来水、天然气入户,经济收入年年增加,乡亲们幸福感恩,知足快乐。5G网络信号全覆盖,高科技智能新鲜玩意,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乡亲们坐在家里,动动手指就能“全国买,全国卖”,生活的便捷和快捷,成堆的快递和穿梭在街头巷尾的外卖小哥便是很好的注解。农民种地,“地里基本不见人”,耕耙播种收,全程机械化,过去到了麦收秋种,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事,如今也只是几天的工夫。特别是这几年,土地流转、集聚种植,政府出钱出人出智慧,把原来农民自己想办法都办不了的事全都给办到了。政府还把黄河水从北岸灌区引了进来,为农业增收,让百姓受益。蓝天白云、清新空气和整洁环境,让乡村更像乡村。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村里建成的1200平方米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内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便民服务大厅、党员教育室、科普教育室等,功能齐全。对全村大街小巷铺设了柏油路面,新建改造污水、雨水总管网10000余米。全村2400余户都用上了水冲式厕所。对杨树口农贸市场进行规划,建设了1200平方米的封闭式市场。街道两旁更是商铺林立,长达几公里的轵城大街景象繁荣。

  篮球场、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各种健身器材,使村民们不岀村既锻炼了身体,又能陶冶情操,享受高质量的生活。特别是村东这条流淌了几百年的泥土河,旧貌换新颜。青石砌就的河道,安装了白玉石栏杆。河岸绿意葱茏,花团锦簇,茂林修竹,景致甚美。清凌凌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放眼远望,风光无限。古轵生态园已成了故乡的一张名片。村北的蔬菜塑料大棚,机械化和智能化的程度极高,大大解放了生产力,年轻人农闲到城里打工挣钱。老年人除了在家看孩子,大多数聚在一起打牌喝茶聊天,神清气爽,共享天伦。

  故乡的风物在嬗变,故乡的民风也在嬗变。精神文明的大厦,高高耸立在人们的思想阵地上。村里人人自觉讲文明树新风,敬老爱幼尽孝心,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好家庭”“好邻居”成为人们精神追求的新时尚。孤寡老人都住进了村东的养老院,再也不为“老了没人管”而发愁了。村支两委还就红白喜事订立了村规民约,陋习尽抛,一切既文明又节俭。村里的文化合作社经营得有声有色,月月有电影,周周有大戏,多媒体,直播间应运而生,文明乡风扑面来,乡亲邻里交口称赞!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乡村在变迁中进步,生活在奋斗中前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翘首望着崭新的农家小院儿和充满生机活力的村庄,看到走上富裕道路的村民扬眉吐气,我心中无限感慨:是改革开放、党的富民政策赐予了乡亲们生命的尊严,是乡村振兴的新风给乡亲们带来了幸福和喜悦。

  乡村的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时代的呼唤和召唤,更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时代课题。故乡,正在不断的发展中解答着这个课题。我想,生我养我的西轵城村,定会借助临近市区的区位优势,融入市域经济发展圈,给祖祖辈辈守望在这里的乡亲们带来新的致富机遇。祈愿我深爱着的故乡,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更加和谐美好,更加美丽富饶!(刘道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