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济源673株古树名木将录入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

2023-11-11 08:24:38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济源网讯(记者 黄一冰)11月9日,记者从示范区古树名木保护情况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今年,济源将把域内673株古树名木资料档案录入全国古树名木智慧管理系统,届时,将进一步提升示范区古树名木信息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济源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分布面广。据统计,济源现登记古树名木有673株,分21科34属42种,品种涵盖银杏、国槐、皂荚、侧柏、红豆杉等,多集中在邵原、王屋、大峪、坡头等地。其中,国家一级古树(500年以上)170株、国家二级古树(300年—499年)216株、国家三级古树(100年—299年)287株。

  近年,济源积极开展各项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先后为每株古树名木建立了保护档案,登记古树基本信息、照片资料、管护单位等,并制作古树名木保护标识牌,将每株古树名木的信息录入河南省古树名木保护系统,设置省级身份编码和信息二维码,为科学有效管理古树名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济源还率先在全省制作了“济源古树名木”微信小程序,通过小程序,市民可查看全市古树名木档案信息,并可通过树种、地域、保护级别等分类查找古树名木,还可通过每株古树名木的空间定位功能,利用手机导航直达。

  古树名木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生态、文化、景观和生物学价值。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济源积极争取到省级古树名木保护资金100万元,用于对古树进行复壮修复。目前,已筛选出50棵古树并制定了保护措施,编制了具体方案。

  保护好古树名木任重而道远。下一步,示范区将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严格落实养护责任,科学实施抢救复壮,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深入挖掘古树名木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讲好古树名木故事,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古树之美,让保护古树名木成为全社会共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