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正文

“回眸七十年 奋进新征程”主题征文 || 立于时代 布局未来

2023-10-31 09:11来源:济煤能源公众号责任编辑:克盈盈

立于时代 布局未来

原 娟

  引子——

  岁月如歌。

  今天,迎来了济煤能源集团70华诞。

  事业未竟。

  今天,我们济煤能源集团站在了新时代的新起点。

  回眸历史。

  济煤能源七十年,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开疆拓土,雄关漫道真如铁。

  济煤能源七十年,栉风沐雨,改革创新,勇往直前,人间正道是沧桑。

  展望未来。

  党的二十大,为济煤能源集团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拓展了发展的思路,开辟了新的光辉大道,指引着济煤能源集团,向着百年企业的奋斗目标,破浪前行。

  奋斗之歌——

  人们说,艰苦奋斗——是济煤能源集团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这是齐百红董事长常说的一句话。

  事实上,济煤能源集团成长、发展道路,完全证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的1953年,济煤能源集团前身——济源煤矿,就是在“艰苦奋斗”的号角声中,开挖出第一口矿井,挖出了第一锨煤。

  在百米的矿井深处,我们的先辈们,靠着一盏盏油灯,点亮了深井下的黑暗;用一个个小镢头,开挖着一铲铲煤炭。

  在低矮深邃的矿道里,我们的先辈们,拖着一个个荆条编织的煤筐,在黑洞洞的石缝间穿行,他们两只手攀爬着,他们两个肩膀拖行着,他们用无畏的生命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拖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片光明,拖出了济煤能源集团光彩的今天。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中华民族那份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艰苦努力的奋斗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

  还记得董事长用了二十几年的手机吗?那个诺基亚手机,是一个人内在的力量,是一个企业精神和信心的象征。

  我们在齐百红董事长身上,看到了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看到了艰苦奋斗带给我们的力量,看到了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的灵魂、磨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

  艰苦奋斗,永远不会过时。

  文化之歌——

  人们说,文化锻造企业——是济煤能源集团阔步前行的信心和力量。

  文化兴,企业兴,文化强,企业强。

  没有文化自信,就没有企业的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企业的兴盛。

  文化知识是企业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文化知识是企业全面发展的“永动机”;文化知识是企业全面发展的“黏合剂”。

  早期济煤能源集团,高举社会主义的文化大旗,靠社会主义的文化夜校,凝聚了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引下,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战斗力量。

  正是这文化的力量,让我们的企业永远保持着昂扬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在齐百红董事长的引领下,坚守文化信仰,坚持企业文化道路,用文化武装企业,用文化塑造企业,用文化提升企业,用文化发展企业。

  齐百红董事长说,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可怕的,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危险的,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行之不远的。

  为了文化、为了知识,我们办报纸。

  为了文化、为了知识,我们成立济煤大学。

  我们增强企业文化自信,我们坚守企业文化责任,我们让企业文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迸发力量。

  是的,济煤能源集团正在用文化认识世界,正在用文化改造世界,正在用文化创造企业生产力,正在用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正在用文化形成企业凝聚力,正在用文化坚强着强大的企业市场竞争力量。

  改革之歌——

  人们说,革故鼎新——是济煤能源集团的活力之源。

  革故鼎新,就是勇于‘破旧’,善于‘立新’,破立并举。

  革故鼎新,就是善于发扬与继承,就是敢于改革与创新。

  这是一个企业生生不息的智慧之道。

  济煤能源集团走过七十年的道路,无不充满着“破旧立新”,无不充满着“革故鼎新”。

  改革开放以来济煤能源集团四十年多年的发展,奔走的是“破旧立新”之路,奔跑的是“革故鼎新”之路。

  济煤能源集团企业改制,就是勇于‘破’,善于‘立’。

  济煤能源集团企业改制,就是辩证取舍、就是推陈出新。

  济煤能源集团企业改制,就是引领和开启济煤能源集团新时代的伟大变革。

  济煤能源集团企业改制以来,在董事长齐百红和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以前所未有的改革目标,完善和发展济煤能源集团企业制度,全力推进济煤能源集团企业管理体系现代化。

  以前所未有的改革力度,以磅礴之势,打破利益的藩篱,全面建立了多种成分并存的现代企业制度。

  大刀阔斧地“破”,展现济煤能源集团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魄力。

  统筹谋划的“立”,彰显济煤能源集团“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的智慧。

  从单一的企业形态,到立体的企业构架。

  从粗放的经营形态模式,到精细的管理模式。

  从固守传统产业,到全新的市场领域。

  从立足当地,到放眼全国,走向世界。

  济煤能源集团把握时与势,因时顺势,主动谋势,势不可挡。

  发展之歌——

  人们说,发展——是济煤能源集团的强健肌体、壮大实力之根本。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齐百红说,发展是济煤能源集团的必由之路。

  1949年12月23日,新济煤矿正式开采。

  1951年,全年生产原煤38949吨,直到2002年企业改制之前的2000年,已经实现原煤产量42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7001万元,实现利润52.7万元,税金445万元。

  改制,给企业带来了发展活力,也给企业推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2002年,全年完成原煤产量75.2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18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66亿元,利润2767万元,税金1251万元。利税创建矿最好水平。

  利润的大幅提升,也给企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提供了先决条件,现代化采煤装备,在济煤能源集团得到了高效应用。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独资、合资、合作股份制等,多种成分并存的企业形态,更拓展了济煤能源集团发展之路。

  无纺布产业、化工产业、树脂产业、有色金属产业等,拓宽了济煤能源集团发展新领域。

  紧接着,济煤能源集团进军云南、贵州、青海、新疆、陕西开展战略合作,把发展的触角伸向全国各地,把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和产业链条全方位多角度延伸。

  经济发展了,生产条件改善了,生产力提高了,济煤能源集团成了玉川大地上的支柱企业。

  2012年,济煤能源集团刷新了建矿以来最好水平。

  2022年,济煤能源集团再次刷新了建矿以来的最佳成绩。

  2023年,济煤能源集团走过了70年的发展道路。

  70年来,济煤能源集团为国家创造了财富,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这是一代又一代济煤能源集团职工奋斗的写照,这是一代又一代济煤能源集团职工创造的辉煌历史。

  发展,一个永远的课题;发展,一个永恒的目标。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艰苦奋斗,坚韧不拔,济煤能源集团发展目标更宏伟,事业更伟大。

  济煤能源集团声名远播。

  谋局之歌——

  人们说,立于时代,布局未来——是济煤能源集团的希望之路。

  立于时代——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

  布局未来——是以为观大势,是以为谋大事,是以为定大局。

  立于时代,布局未来,是济煤能源集团定力和底气所在。

  立于时代,布局未来,是济煤能源集团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从战略上考量,用10年的时间再造一个新的济煤能源集团。

  从战术上考量,济煤能源集团着力打造一个核心,三个基地,三个引擎。

  从布局上考量,济煤能源集团在新疆,在陕西,在云贵,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去布局未来。

  从产业上考量,济煤能源集团立足能源煤炭产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材料、卫生科技产业、现代装备制造。

  把握大势、着眼未来,实现济煤能源集团的高水平高科技,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构建集团新发展格局。

  握住历史发展规律,抓住历史变革时机,济煤能源集团在董事长齐百红和董事会的领导下,聚势而强,创造新辉煌。

  守正创新、勇毅前行,济煤能源集团在董事长齐百红和董事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必将谱写现代化企业崭新篇章。

  (作者简介:原娟,女,任济煤能源集团公司小浪底无纺布公司党支部书记)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