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企业家 记录奋斗者】砥砺初心 扬帆远航——访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成全明
关注济源网微信
10月23日,成全明(右二)在制氧车间中控室指导工作。
在把传统产业做精做透的同时,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不断延链补链强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向高端迈进。河南金利金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利集团)从一家小冶炼厂起家,目前已经实现有色金属冶炼全产业链一体发展,成长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国家级绿色工厂。
谈起企业的成长之路,金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经理成全明表示,科技创新始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驱动力。
1995年,退役军人成全明带领12户农民筹资160万元创办金利来冶炼厂。“虽然敢拼搏、能吃苦、信心满怀,但初入商海缺乏经验,低品位的冰铜在厂里堆得满地都是,严重滞销。”回忆起建厂初期,成全明仍心有余悸,“1996年,在我们克服技术人员缺乏、市场闭塞这两大难题后,冰铜的产销终于变得顺畅。”
2001年,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成全明大胆作出向铅冶炼行业转型的决定。说干就干,该企业当年即上马一座0.8平方米的小型炼铅炉,紧接着2002年又上了一座1.14平方米的鼓风炉,并且拥有了一座年产10000吨的电解铅车间。
2005年是金利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烧结机生产线投产后,两条回转窑生产线破土动工。企业在回转窑冶炼氧化锌方面挖掘到第一桶金。这一变革使得企业焕发新活力,并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企业要增强产业韧性,提升产业抗风险、抗风浪能力,就要围绕国家政策,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持续提升技术水平。2006年,该企业再次投资3.28亿元,建设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8万吨电铅熔池熔炼项目。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金利集团在铅锌冶炼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高度。“把科技创新和工艺改进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产业质量与技术水平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成全明表示。在过去的20余年间,金利集团坚持这一核心思想,创新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2008年,金利集团率先实现生产废水达标排放。这一创举使得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环保生产的典范。2009年,金利集团拥有了中国第一台用于生产实践的液态铅渣侧吹直接还原炉,这一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2011年,金利集团成为国内首家淘汰鼓风炉炼铅工艺的企业,并拥有了世界最大的铅熔池熔炼处理系统。2016年,再生铅项目建成投产,金利集团成为国内再生铅行业的示范企业。
“绿色高质量发展是企业壮大的必由之路,是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所在。”近年,面对浪大风急的市场变幻,成全明坚定创新发展思路,于2022年建成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铅基多金属项目,在全国属于首创,填补了国内锌渣和含铅固废综合处理领域的技术空白。
目前,金利集团拥有4个国家认证认可实验室、1个省级研发平台,拥有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0余家,主产品电铅产量位居全国前三、白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集矿山采选、铅锌联产、综合回收、国际贸易、新材料等领域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成全明个人荣登“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光荣榜”,先后获得“河南省杰出民营企业家”“河南省劳动模范”“济源示范区十大功勋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引领有色产业、打造百年民企’的目标,着重提升‘内’动力,即民营企业要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技术突破等实现蜕变,自觉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成全明说,“我们要坚持‘项目为王’,狠抓产业链延伸,着力攻关稀贵小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突出抓好新材料研发,加快多元产业协同发展;要坚持整体提升,加快数字化转型,狠抓结构调整,建设高附加值的开发体系,推动有色冶炼行业绿色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突出抓好关键技术研发,对已建好的项目重点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动权,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力争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逐步成为‘开放、透明、健康’的绿色环保节能型现代化民营企业。”(文/图 记者 王鸿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