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建矿七十周年“济煤行”专题报道——贵州济煤能源:煤海弄潮破浪行
关注济源网微信
在云贵高原有一艘“希望之舟”,它有着“所向无空阔”气概,也有着“万里可横行”的豪情。这就是济煤能源集团在新的战略布局下,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成立的贵州济煤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济煤能源)。该公司拥有3座现代化矿井,承载着济煤能源集团对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
希望源自变革,发展源于布局。拥有70年发展史的济煤能源集团以实践证明,“建百年企业,创百年辉煌”。煤炭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打造域外第三个煤炭产业基地,是集团的发展战略目标,更是新的希望之帆。
经过考察,济煤能源集团把握机遇,于2022年合资成立贵州济煤能源,同时成立赫章县济煤能源有限公司、毕节市济煤旺达能源有限公司两家全资子公司,掌握捡材沟煤矿、古基煤矿和旺达煤矿3座煤矿控制权,完成集团新的战略部署。
“捡材沟煤矿保有资源储量2100余万吨,古基煤矿保有资源储量2800余万吨,旺达煤矿现有资源储量1500余万吨,且有得天独厚的扩储优势,完全能够满足矿井生产发展的需求。” 济煤能源集团总经理助理、贵州济煤能源执行董事、旺达煤矿党支部书记赵国庆介绍到。
战略布局完成,如何迅速打开局面,成为当时贵州济煤能源面临的难题。
“刚接手矿井时,古基煤矿和旺达煤矿已停工10年之久,捡材沟煤矿作为能生产的矿井,也停工了近半年,而且基础设施不健全,巷道年久失修,职工队伍涣散,矿井发展形势严峻。”赵国庆说。
为了有效破局,贵州济煤能源对外加强沟通,取得属地政府和行管部门的信任与支持,对内强化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培训,并进一步完善矿井建设,解决矿井采掘失调问题,井上井下工作逐步走入正规。
“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当地矿井普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问题,我们向周边矿井学习瓦斯治理经验,建立健全瓦斯预防管理治理制度,对通防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系统业务培训,培养一支瓦斯治理专业队伍,真正让瓦斯可防可控,并且可以有效利用。”捡材沟煤矿矿长刘章章说。
大局已定,布局已成,开局已启,贵州济煤能源全力投入矿井建设。目前,3座矿井生产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
捡材沟煤矿已完成双回路供电、瓦斯监控、人员定位等安全设施系统建设和复工复产验收,对主井、副井和矿井主要巷道系统大修基本完成,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和二级标准化矿井验收,预计到2024年,矿井综掘、综采进入常态化……
古基煤矿已完成安全专篇、环评、水保、水资等设计和评审,完成双回路供电、检测监控、人员定位、语音通讯等生产安全系统建设,地面办公楼改造和井工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主井和风井扩修工程已开始进行……
旺达煤矿已通过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等设计评审,完成办公楼维修,正对工业广场进行场平和扩展,基本具备复工条件……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产能,贵州济煤能源提前谋划,拟将古基煤矿与旺达煤矿按照年产90万吨标准建设,保障矿井长远发展。据了解,当3个煤矿完成技改建设投产后,贵州济煤能源预计产能将为150万吨至200万吨,必将在济煤能源集团煤炭份额中占据重要位置,真正成为集团公司第三个煤炭产业基地。
“作为西南地区的‘开拓者’,我们决不辜负济煤的信赖和期望,在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在保证捡材沟煤矿稳产的基础上,如期完成古基煤矿和旺达煤矿建设工程,并使其尽快达产,为顺利建成集团第三能源基地,再造一个新济煤作出应有的贡献。”谈及未来,赵国庆信心满满,他将作为“探路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真正将贵州济煤能源打造成济煤能源集团的“幸福之舟、希望之舟、胜利之舟”。(本报记者 赵传杰 通讯员 宗志霞)
记者手记:
贵州济煤能源3座矿井的建设发展,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茫茫的群山中,记者见到了贵州济煤能源管理层坚定的信念,全体职工满满的干劲和济煤精神完整的传承。他们以将贵州济煤能源打造成济煤能源集团第三能源基地和“幸福之舟、希望之舟、胜利之舟”为目标,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艰苦奋斗、开荒拓土,为再造一个新济煤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