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济源人 > 社会民生 > 正文

不断走向新生的愚公移山精神——全国“茅奖”“鲁奖”名家愚公移山精神座谈会侧记

2023-07-10 10:49:15来源:济源网-济源日报责任编辑:赵红媚

  7月8日,嘉宾在河南省济源市的名胜古迹济渎庙参观。 7月8日至9日,全国“茅奖”“鲁奖”名家看济源采风活动在河南省济源市举行。受邀的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在济源境内探访历史人文胜迹,调研城乡社会新貌,实地感受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活力。 新华社发

  时代在更替,精神永流传。

  7月8日,由河南日报社和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宣传部主办的全国“茅奖”“鲁奖”名家愚公移山精神座谈会在济源举行。

  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欢聚一堂,围绕“愚公移山精神如何在新时代绽放光芒”主题,深入探讨交流,挖掘愚公移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和丰富内涵,为新时代更好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建言献策。

  文学大家的相聚,必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作为土生土长的济源人,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李洱对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一直“饱含着愚公家乡人的情愫”。其发言也从近日走红的《愚公移山》音乐剧切入。“观众的掌声,代表着当代人对愚公移山精神的认可。”李洱说。

  李洱坦言,呈现一部适合新时代文艺价值和社会价值取向的音乐剧作品并不容易,而愚公移山精神显然跨越了时代,引起了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群体的共鸣。李洱认为,愚公移山精神反映了中国人看待生活、对待生命的态度,这种态度是积极作为、健康向上的,其代表的正是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追求人生价值的思想境界”。

  作为生态文化研究的专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委员鲁枢元建议,“研究愚公移山精神,不仅要在精神层面,更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等层面。”鲁枢元认为,新时代传承弘扬愚公移山精神,必须更加深入地挖掘其现实意义,使其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加有力地推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进而拓展到政治文明、社会文明,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古有《匡庐图》,今有《应物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庆祥站在文学和艺术的角度谈体会,认为愚公故乡人民很好传承了愚公移山精神,在文学艺术乃至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贯穿其中的精神元素,其实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这种勇气是济源所需,也是国人所需,时代所需。”杨庆祥说。“愚公移山精神应该成为新时代人们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北京作协副主席乔叶认为,思考愚公移山精神,不能忽略其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愚公全心全意做事、坚定信念成事、千辛万苦去争取胜利的倔强和执着,值得所有人敬仰和学习。”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曹宇翔多次到济源采风,他说:“每次到愚公故里,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愚公移山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团队能力的发动机”,曹宇翔认为,愚公移山精神已经超越了济源的地域精神,它不仅是济源的,更是河南的、全国的、人类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核和有机组成部分,更具有民族和国家层面的整体意义和地位。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铸就伟大的时代。

  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一致认为,愚公移山从寓言诞生,经过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的生动实践和历代思想家的升华提炼,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重要财富。“愚公移山精神,是延绵不绝的传统文化,更是不断走向新生的现代精神,在伟大的现代化进程中,其永远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本报记者 郑海波)



回顶部